厦门小鱼网

厦门 [切换城市]

借机借势海西建设做大做强厦门的IT产业

来源:城主夫人 发布时间:2009-07-13 11:09:44

【小编八达整理推送】
 
我为建设海西献策-庄许家菱(城主夫人)
第二部分:借机借势,做大做强厦门的IT产业,在海西建设的浪潮中起到龙头示范作用。
厦门有那么多产业可以去打造和提升,缘何首先提到IT产业呢?让我们共同思考一下这个问题。选择提升某个产业,并使它起到龙头示范作用,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这个产业在厦门的发展本身已经是成熟状态的,但只要稍微整合社会资源,该产业又有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踏上新的高度。同时,提升产业的过程必须是符合发展规律的,若有范例可询则远比摸着石头更佳。

(二)提升后的产业,必须至少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轰动的社会、经济效应,同时又是别的城市因为受限于资源而难以模仿和跟进的。

(三)提升产业不需要花费政府过多的金钱,而且已经具备循序渐进的发展思路。

厦门IT行业未来的“大产业链”恰恰最能迎合以上这些要求,以下就从这几点逐一陈述。


一.IT产业本身成熟,但稍加整合就可将产业提升到新高度

厦门具备福建省内唯一的一条专业的电子数码街,位于市中心湖滨南路的这条街,有上千家店面,加上周边的办公楼宇,多达数万人从事这项行业。目前这条街以销售电脑数码硬件为主,虽然成熟发展,但由于文化单一和服务单一,行业发展已经遭遇瓶颈并多见于报端,急需为其注入新的元素以加强它的活力。

厦门的资源既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时尚前沿的特区形象,更有政府大力打造软件业与动漫业的雄心。那么是否将这些资源与电子数码街相整合呢?



日本秋叶原的发展轨迹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范例。融合了硬件,软件和动漫业的秋叶原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电脑数码爱好者的圣地,而由于旅游资源丰富,秋叶原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旅游线路(包括中国国内的旅行社)到东京之后的必游之地。厦门的软件和动漫产业的创作后台不变,但它们同样希望能够有个前台,便于她们的产品与大众交流,被大众所感知,在这方面可以说彼此是非常契合,加上此街区周边几处目前尚未定位明确的又是可动用的实体商场空间,这就组成了一个大的产业链,试想一下,整合后的数码街,有销售电脑数码的,有展示动漫产品的,有体验各类应用软件的,产业链条上还可以衍生出什么,并厦门带来哪些东西呢?创意的动漫餐厅,儿童软件教育园,集中各类IT培训机构,热闹的电脑新品发布中心,定期的全国电子竞技大赛,各电脑厂商年度大会的召开地。



把仅仅具备销售电脑硬件功能的数码街,导向使之成为充满时尚文化的中心区,这将大大将产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一来吸引到那些不是来买电脑民众,充分发挥该街区的文化功能,丰富民众生活,二是可以提高厦门IT的地位,并向外辐射。三是此街区有望成为厦门的一个特色游览点。



二.别的城市难以模仿和跟进的资源优势

(一)成为台湾电子产品在大陆的集散地

众所周知,广州和深圳之所以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电脑数码产品的集散地,就是因为靠近香港。而其实台湾的电子产品则更是举世闻名。厦门离台湾近,加上作为贸易口岸优势,若能在政策上给予扶植,甚至是更多的退税优惠,必定能让厦门对内陆而言成为一个新的产品集散地;而对外而言则成为两岸电脑数码产品双向进出口的口岸要地。这不仅将厦门的IT大产业推上了全国范围内的新高度,这会是厦门的一张新名片,平日里全国各地的商户纷至沓来,将给厦门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而城市的品牌影响也将获得有益提升。



(二)利用台湾美食来完善城市配套的同时,带动电子数码商圈,一举多得

众所周知,台湾美食世界闻名,而且美味不仅小吃,厦门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彼此美食口味的接受度非常大,再加上厦门有那么多美食爱好者,长期居厦的台胞,途经厦门的台商,来厦门旅游者和旅游资源,那么厦门是否能考虑建立一个口味地道,以台湾美食为主,且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台湾美食夜市呢?



其实数码街旁的天湖路上就有这样一个最适合的场所,该闲置地块目前暂用于停放BRT车辆,但依然有相当大的面积可以用于临时建设,也可考虑直接定位并建设为类似滨北咖啡街式的美食区,由政府有关单位规划牵头,甚至未来也可管理,然后就可趁此大好时机,前赴台湾招商,邀请正宗的台湾民间小吃,百年老店等美食专家前来创业,美食加上临湖美景,又与咖啡街呼应,它的建成将在经济,政治,文化上获得多赢。第一,此台湾美食城可以创造两岸几千个就业机会,是吸引台商投资兴业的优质平台;第二,这样的台湾美食城一定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环境最美,口味最地道的,这也将成为吸引来厦观光客的一个新亮点。而该台湾美食街如果将地下改造成停车场,也将大大缓解电子数码街“老大难”的停车问题,同时这里也将成为电子数码街区的配套餐饮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在完善城市配套的同时,带动电子数码商圈,一举多得,刺激厦门经济的发展,而且这样的一举多得的先天优势是其它城市所难以复制。



(三)利用特区的政策优势,争取先行先试,为“一刀切”解套

目前有“商住两用楼”不能注册新的公司的政策,希望能考虑到原本既有的商圈定位、行业现状与行业发展需要,给予放宽注册公司的政策扶植。电脑销售行业的特色决定了商家进进出出的频率很高,若原本已经经营多年的地方自己或者同行不能再注册新公司,而对应的店面却又还是留在这个区域,这将从本质上破坏掉商家的生存链条,直接影响到商户们的人员管理成本、调货成本和公司运转模式,大公司或许尚可负担,中小型公司将直接面临灾难,预期的萧条景象显而易见!矛盾的是外迁就意味着失去竞争力,离开这里开办电脑销售公司是很难存活下来的,就由此可能引发被迫成为黑户的问题。这显然和做大做强电子数码街的思路不符,独特的商圈定位和多年沉淀下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周边楼宇的办公用途。所以,“商住两用楼”不能注册新公司的政策解套就显得格外迫切与重要。



三.提升产业不需要花费政府过多的金钱,而且已经具备循序渐进的发展思路。

上文讲的不论是引入软件和动漫,或是结合台湾电子产品也好,美食也好,政策解套也好,都属一种政策引导,大部分都可以依靠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招商和调节,所以电子数码街本身的实际硬件改造上,投资额并不需要非常多,而且是思路明确,有的放矢。



(一)   改善停车问题

电子数码街目前由于缺乏足够的停车位,同时没有统一的道路管理,迫使各电脑商场各自为政,并导致不按交通标识行车、违反交通标示乱停车的现象频繁发生,无法彻底解决。

   除加强车辆停放及动向管理外,建议还能通过以下措施增加停车位。

1.短期计划:在原有硬件不变的条件上,合理规划停车位

   可在专业单位的规划下,对整个电子数码街原本的停车位做小范围调整,提高其合理性和利用率,以大正电脑城和老电子城中间的停车位为例,可以在政府单位的支持下,通过将台阶填平,改变停车方向的方式增加停车位的利用率。如图:



        

    2.中期计划:改善部分硬件,将陈旧绿化带转化为停车位

   目前电子数码街的绿化带,虽然起到了绿化功能,但还停留在90年代中期的设计理念,不论在与人流车流的路线动向上,还是在与周边商业氛围的互动上,都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

鉴于目前电子数码街车流较乱和停车不便的突出问题,建议对原本绿化带上的植物做迁移或部分迁移处理,并重新在原址上合理规划出停车位,甚至设立类似禾祥西路上的那种行人座椅,并适当融入雕塑、造型等文化艺术布置。

3.远期计划:结合台湾美食的城市配套,挖掘电子数码街停车位

    要从根本解决电子数码街停车难的问题,需要提升到战略规划的高度,充分考量到城市功能区域之停车配套设施的建设,将上文所涉的台湾美食之城市配套与电子数码街停车之功能配套相结合,将天湖路的BRT支线车辆停车场改造成为美食中心,同时在其地下建设大型停车场彻底解决长期困扰民众的电子数码街停车难问题。



(二)关于绿化带改善的建议

   目前绿化带存在着设计不合理、利用率低、提升停车矛盾、与周边商业氛围不互动这几个问题外,还因其用栅栏围起来,隔离人流与绿化,平时常有人随手向绿化栅栏内丢弃生活垃圾,不仅卫生工作不易展开,反而滋生蚊虫,更尖锐的问题是总有流浪汉不定期的选择栖息在喧嚣中的这片“私密绿洲”上,而恰恰这里又是厦门的主干道,黄金位置,绝对是严重损害厦门特区的文明形象。改善绿化带是大势所趋,有以下几点具体措施。

  1.在原绿化带上切割出大部分面积改造成停车位,以缓解停车问题

2.将老电子城、大正电脑城、假日电子城目前各自为政的绿化带的设计全部统一起来,整体重新包装,融入文化雕塑、造型,及行道椅等配套。

3.借鉴广州、上海、杭州等地电脑街的经验,突出各电脑商场的视觉,减少遮蔽物以加强商业氛围,为此,建议迁移目前绿地上的树木(非行道树)或降低这些树木的高度,突出了电子数码街的商业氛围。



(三)关于设立“电子数码街管委会”的建议

“电子数码街”总共有超过1000多个店面,周边的写字楼也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电脑公司,商户进出频繁。相关职能部门不仅难以对商户企业的信息及动态及时把握,更严重的是商户坑蒙消费者,商户间骗钱倒帐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因此,非常有必要设立一个组织,这个组织由专人负责的,官方与商家代表共同参与,定向负责规划及执行推进电子数码街经济发展。其主要功能有:



第一层面:承接并处理消费者的产品质量投诉,提供民众的公共咨询,向商家宣传相关政策法规;

第二层面:跟进并落实电子数码街商家的规范管理;防止销售假货水货的现象;举报坑、蒙顾客的现象;策划、建设与完善数码街的软硬件配套;达成与政府各单位沟通桥梁的作用;



感谢能够有机会以此文抒发本人对“海西建设”的部分浅见,“加强政策对台的宣传面,并加快推出各地的新政细则;同时,借时借势,将厦门电子数码街的改造作为海西建设的龙头标杆”这是本文的主要思想所在。祝愿“海西建设”在国家及地方政府各级单位的政策指引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关心下,取得更多突破,创造更多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