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厦外地人不肯学闽南话谈起
来源:断电不熄灯 发布时间:2009-08-07 09:39:50
【小编八达整理推送】
大概是3年前的某个周末,我坐车从岛内回西柯。
车子到了厦门大桥。我附近的座位上有一对年轻夫妻,在跟他们三四岁的女儿说话。这对夫妻很奇怪,他们彼此对话的时候是用闽南话,但跟女儿对话的时候却用普通话。从他们谈话中我了解到,丈夫是思明人,妻子是翔安人。我听到那年轻的爸爸忽然叹了一口气,用闽南话跟他老婆说:”唉,厦门人不会讲厦门话!”语气中充满了遗憾。(意思是说他们女儿不会讲厦门话)
厦门人不会讲厦门话!
这并非危言耸听。
我相信,很多厦门人,尤其是岛内人,对此并不太在乎。我知道,厦门人骨子里的性格是温和而随性的,所以对于这座越来越移民化的城市,他们也乐意用普通话而不是自己的母语来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正是这种对自己母语的不在乎,导致厦门人在维护本地文化方面的作为显得异常地缺失。厦门的小孩越来越不会讲闽南话,甚至觉得讲闽南话很土,不摩登。本地人都如此了,外地人更不例外,说闽南话是鸟语,难懂,并对自己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感到自豪。
然而在广州,我所遇到的情况刚好相反。广州的新移民不会比厦门少,只会更多。但是却完全不是厦门这种情况。在广州的公交车,地铁,很多公共场合,服务语言都是双语播报的,先来一遍普通话,再来一遍广东话。这只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一到广州,你会觉得整个人陷进粤文化的包围之中,会觉得如果要在这座城市立足,不能不学广东话。这种压力,使得广州的新移民只要到广州几年,几乎都能将广东话讲得很溜,并以自己会讲广东话而自豪。
但是外地人在厦门就没有这种压力。包容的厦门人也没给新移民这种压力。于是,普通话俨然成为厦门的第一语言。
厦门的新移民总是说闽南话难听,难学,因此不愿意学。真的如此吗?2005年,我在泉州呆了几个月,接触到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有重庆人,有贵州人,有江西人。。。我非常惊讶地发现,他们讲起泉州话完全令我分辨不出来是否外地人,还很积极地问我一些闽南话的发音。
同样是闽南城市,同样是闽南话,外地人一到泉州,似乎就不觉得闽南话难听、难学了。这是为什么呢?
最让我有感触的,还是台北。因为工作的关系,认识了好多台北人。我发现台北人在一起的时候,总爱讲闽南语(台语)。这让我非常讶异。传说,非常国际化的台北,因为外省人多,所以一般都讲国语。看来传说是虎烂的。跟厦门比起来,台北简直是太LOCAL,LOCAL到底了!连台北都这样子,中台湾与南台湾就更不用提了。
年轻人不习惯讲,小孩子不会讲,外地人不屑于学。这是厦门话目前的处境。我在岛内生活了十年,经历了从亲切到陌生的过程。走在大街上,进入耳朵的永远是南腔北调,哪里的方言都听得到,什么腔调的普通话都听得到,唯独厦门话很少听到。
这城市,越来越让我感到陌生。这城市,还是厦门吗?
什么是厦门?也许对于外地人而言,厦门就是白鹭洲,就是环岛路,就是鼓浪屿,就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仅此而已。然而对于本地人而言,厦门不应该是物化的,更重要的是文化。硬件永远是可以被模仿和超越的,唯有文化不可替代。我们假设,泉州人也不讲泉州话了,厦门人也不讲厦门话了,那么请问,泉州和厦门的区别是??一个城市没有自己的本土文化,或者不屑于保护自己的本土文化,城市存在的意义也就消失了。
也许有一天,岛内的厦门话完全绝迹。对于很多不断涌入的新移民来说,这并不意味着什么,厦门依旧是一个令人向往、渴望定居的地方。
但对于我来说,那一天,厦门就不复存在了。
车子到了厦门大桥。我附近的座位上有一对年轻夫妻,在跟他们三四岁的女儿说话。这对夫妻很奇怪,他们彼此对话的时候是用闽南话,但跟女儿对话的时候却用普通话。从他们谈话中我了解到,丈夫是思明人,妻子是翔安人。我听到那年轻的爸爸忽然叹了一口气,用闽南话跟他老婆说:”唉,厦门人不会讲厦门话!”语气中充满了遗憾。(意思是说他们女儿不会讲厦门话)
厦门人不会讲厦门话!
这并非危言耸听。
我相信,很多厦门人,尤其是岛内人,对此并不太在乎。我知道,厦门人骨子里的性格是温和而随性的,所以对于这座越来越移民化的城市,他们也乐意用普通话而不是自己的母语来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正是这种对自己母语的不在乎,导致厦门人在维护本地文化方面的作为显得异常地缺失。厦门的小孩越来越不会讲闽南话,甚至觉得讲闽南话很土,不摩登。本地人都如此了,外地人更不例外,说闽南话是鸟语,难懂,并对自己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感到自豪。
然而在广州,我所遇到的情况刚好相反。广州的新移民不会比厦门少,只会更多。但是却完全不是厦门这种情况。在广州的公交车,地铁,很多公共场合,服务语言都是双语播报的,先来一遍普通话,再来一遍广东话。这只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一到广州,你会觉得整个人陷进粤文化的包围之中,会觉得如果要在这座城市立足,不能不学广东话。这种压力,使得广州的新移民只要到广州几年,几乎都能将广东话讲得很溜,并以自己会讲广东话而自豪。
但是外地人在厦门就没有这种压力。包容的厦门人也没给新移民这种压力。于是,普通话俨然成为厦门的第一语言。
厦门的新移民总是说闽南话难听,难学,因此不愿意学。真的如此吗?2005年,我在泉州呆了几个月,接触到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有重庆人,有贵州人,有江西人。。。我非常惊讶地发现,他们讲起泉州话完全令我分辨不出来是否外地人,还很积极地问我一些闽南话的发音。
同样是闽南城市,同样是闽南话,外地人一到泉州,似乎就不觉得闽南话难听、难学了。这是为什么呢?
最让我有感触的,还是台北。因为工作的关系,认识了好多台北人。我发现台北人在一起的时候,总爱讲闽南语(台语)。这让我非常讶异。传说,非常国际化的台北,因为外省人多,所以一般都讲国语。看来传说是虎烂的。跟厦门比起来,台北简直是太LOCAL,LOCAL到底了!连台北都这样子,中台湾与南台湾就更不用提了。
年轻人不习惯讲,小孩子不会讲,外地人不屑于学。这是厦门话目前的处境。我在岛内生活了十年,经历了从亲切到陌生的过程。走在大街上,进入耳朵的永远是南腔北调,哪里的方言都听得到,什么腔调的普通话都听得到,唯独厦门话很少听到。
这城市,越来越让我感到陌生。这城市,还是厦门吗?
什么是厦门?也许对于外地人而言,厦门就是白鹭洲,就是环岛路,就是鼓浪屿,就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仅此而已。然而对于本地人而言,厦门不应该是物化的,更重要的是文化。硬件永远是可以被模仿和超越的,唯有文化不可替代。我们假设,泉州人也不讲泉州话了,厦门人也不讲厦门话了,那么请问,泉州和厦门的区别是??一个城市没有自己的本土文化,或者不屑于保护自己的本土文化,城市存在的意义也就消失了。
也许有一天,岛内的厦门话完全绝迹。对于很多不断涌入的新移民来说,这并不意味着什么,厦门依旧是一个令人向往、渴望定居的地方。
但对于我来说,那一天,厦门就不复存在了。
相关话题
- ·从在厦外地人不肯学闽南话谈起2009-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