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筛查未通过,家长该怎么办?
来源:厦门小鱼网 发布时间:2017-08-08 12:17:12
通讯员 吴晓慧 厦童宣
随着听力筛查的普及,宝宝在出生后都会进行听力筛查。听力筛查过程中,有一部分宝宝的结果是“未通过”。看到这样的结果,年轻的爸爸妈妈会很着急,听力筛查未通过就是耳聋吗?有哪些原因影响听力筛查结果呢?不通过该怎么办呢?等等诸多问题,我们先从了解听力筛查开始。
为什么要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
厦门市儿童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吴晓慧医生介绍,新生儿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1-3‰,是最常见的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听力残疾人数为2780万,0-6岁儿童为13.7万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主要目的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及婴幼儿是否存在先天性或新生儿期的听力损失。听力筛查的重点是那些永久性听力损失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的孩子。婴儿期(1岁以内)是孩子听能和言语发展的黄金时期,婴幼儿期及学龄前(0-6岁)是其听觉言语-语言的关键时期,永久性的听力损失对婴幼儿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不仅影响婴幼儿的言语-语言发育,同时还会影响婴幼儿的认知能力、智力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听力筛查可以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听力问题,让宝宝在三个月内接受系统的听力学诊断和医学评价,尽早完成听力方面的诊断。早期确诊能使宝宝尽早接受听力学专科医生提供的相应医学干预措施。国外研究表明,对有听损的婴儿进行早期(特别是6个月前)的声音刺激,会有助于增强其神经的连接从而更好的重建听觉通路,并且其言语-语言的康复将与正常孩子保持一致。
吴晓慧医生建议,家长应做到“三早”,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康复,可以避免宝宝错过语言学习的最佳时间,使得这些孩子能与健听儿童一样的学习、生活、成长并融入主流社会。
哪些因素影响听力筛查的结果?
我国使用的听力筛查仪器,主要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筛查结果都以“通过”或“未通过”表示。
以下因素可能影响筛查结果:(1)新生儿期外耳道羊水、胎脂等会使耳声发射传入的刺激声和传出的反应信号衰减或消失;(2)中耳积液是影响OAE测试结果的主要干扰因素,中耳积液的患儿,无论耳蜗功能正常与否,测试结果均可显示为异常;(3)婴幼儿外耳道耵聍栓塞、外耳湿疹等影响OAE通道的疾病会影响筛查结果;(4)筛查时宝宝测试时的状态也可影响筛查结果,如体动过多或烦躁,也会出现假阳性,应尽量避免。另外,发现小儿感冒、鼻塞、流涕、咳嗽或喉鸣等情形,建议先行治疗,等症状好转再进行复查,以免干扰筛查结果。
听力筛查未通过等于耳聋吗?
吴晓慧医生说,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听力筛查未通过时,家长不必过于担忧。听力筛查未通过并不表示宝宝一定耳聋,只是提示宝宝可能有听力损失,筛查未通过都应在3个半月龄内进行全面听力学诊断和医学评估,以便及早发现听力损失,并尽早干预。 听力筛查未通过,家长该怎么办?
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的流程可以简单用“0、1、3、6、F”概括,即出生时2-7天初筛,42天内复筛,3个月时行初次全面听力评估,6个月内干预治疗,F(follow-up)确诊听力障碍的儿童长期跟踪随访。系统的听力评估,检查包括耳镜检查、诊断型耳声发射、声导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多频稳态(ASSR)、分频ABR、行为测听及早期语前听能评估等相关检查,必要时进行基因诊断和影像学检查。
随着听力筛查的普及,宝宝在出生后都会进行听力筛查。听力筛查过程中,有一部分宝宝的结果是“未通过”。看到这样的结果,年轻的爸爸妈妈会很着急,听力筛查未通过就是耳聋吗?有哪些原因影响听力筛查结果呢?不通过该怎么办呢?等等诸多问题,我们先从了解听力筛查开始。
为什么要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
厦门市儿童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吴晓慧医生介绍,新生儿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1-3‰,是最常见的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听力残疾人数为2780万,0-6岁儿童为13.7万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主要目的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及婴幼儿是否存在先天性或新生儿期的听力损失。听力筛查的重点是那些永久性听力损失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的孩子。婴儿期(1岁以内)是孩子听能和言语发展的黄金时期,婴幼儿期及学龄前(0-6岁)是其听觉言语-语言的关键时期,永久性的听力损失对婴幼儿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不仅影响婴幼儿的言语-语言发育,同时还会影响婴幼儿的认知能力、智力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听力筛查可以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听力问题,让宝宝在三个月内接受系统的听力学诊断和医学评价,尽早完成听力方面的诊断。早期确诊能使宝宝尽早接受听力学专科医生提供的相应医学干预措施。国外研究表明,对有听损的婴儿进行早期(特别是6个月前)的声音刺激,会有助于增强其神经的连接从而更好的重建听觉通路,并且其言语-语言的康复将与正常孩子保持一致。
吴晓慧医生建议,家长应做到“三早”,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康复,可以避免宝宝错过语言学习的最佳时间,使得这些孩子能与健听儿童一样的学习、生活、成长并融入主流社会。
哪些因素影响听力筛查的结果?
我国使用的听力筛查仪器,主要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筛查结果都以“通过”或“未通过”表示。
以下因素可能影响筛查结果:(1)新生儿期外耳道羊水、胎脂等会使耳声发射传入的刺激声和传出的反应信号衰减或消失;(2)中耳积液是影响OAE测试结果的主要干扰因素,中耳积液的患儿,无论耳蜗功能正常与否,测试结果均可显示为异常;(3)婴幼儿外耳道耵聍栓塞、外耳湿疹等影响OAE通道的疾病会影响筛查结果;(4)筛查时宝宝测试时的状态也可影响筛查结果,如体动过多或烦躁,也会出现假阳性,应尽量避免。另外,发现小儿感冒、鼻塞、流涕、咳嗽或喉鸣等情形,建议先行治疗,等症状好转再进行复查,以免干扰筛查结果。
听力筛查未通过等于耳聋吗?
吴晓慧医生说,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听力筛查未通过时,家长不必过于担忧。听力筛查未通过并不表示宝宝一定耳聋,只是提示宝宝可能有听力损失,筛查未通过都应在3个半月龄内进行全面听力学诊断和医学评估,以便及早发现听力损失,并尽早干预。 听力筛查未通过,家长该怎么办?
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的流程可以简单用“0、1、3、6、F”概括,即出生时2-7天初筛,42天内复筛,3个月时行初次全面听力评估,6个月内干预治疗,F(follow-up)确诊听力障碍的儿童长期跟踪随访。系统的听力评估,检查包括耳镜检查、诊断型耳声发射、声导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多频稳态(ASSR)、分频ABR、行为测听及早期语前听能评估等相关检查,必要时进行基因诊断和影像学检查。
相关话题
- ·听力筛查未通过,家长该怎么办?201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