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小鱼网

厦门 [切换城市]

厦门BRT“9.8”前再增约10辆车 高峰时期将发空车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8-17 11:23:38

  高峰时期的运力如何保证,一直是我市常规公交及BRT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记者昨日从厦门快速公交运营有限公司获悉,预计今年“9·8”前,我市还将新增一批12米长的BRT运营车辆。

  据介绍,根据目前的计划,新增车辆为10辆左右。不过,此次预计不会新增18米长的车辆。目前,正在运营的18米BRT车共有15辆,这种车型运力可以增加一倍,但车的成本也要成倍增加,一辆车的购置成本需200万元左右。

  此次计划投用的车辆均为12米长,投放的重点拟为快1、快2两条出岛线路上。

  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天起,快3线停靠前埔枢纽站高架站点,也就是说,快3线全线都可以“不下地”,这样就能缩短运营时间,所以目前没有新增快3线车辆的计划。不过,快速公交运营公司也不会减少投放在快3线上的车辆。

  据了解,为应对上下班高峰期的客流,快速公交运营公司启动了大客流预案,在高峰时期,135辆快速公交车辆全部上路运营。

  大客流预案的特色在于车辆可以放空后直接抵达客流较多的车站载客。譬如,下班高峰时,从第一码头往前埔方向的客流很多,沿途火车站站点候车的乘客尤其多。调度部门就可从第一码头直接派出空车,空车直接抵达火车站站点,接客上车。调度部门也可以把空车发到文灶、莲坂等周边站点。

  快速公交运营公司调度室内可以即时看到站点情况,通常文灶、火车站、莲坂、东芳山庄、洪文、前埔、蔡塘等站点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客流特别大。

  据介绍,即便是发空车,但为了安全运营,这些车辆在运营时也不能够超车,必须跟着前面的车辆按部就班地开到载客站点,所以“放空车”的办法对缓解高峰时期乘车拥挤效果也有限。

  高峰时期解决了平峰时期怎么办

  快速公交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车辆一直在增加,今后还要增加,但他们很担心一个问题:车辆增加虽然可以缓解高峰时期乘车拥挤问题,但平峰时期车辆的空置率也大大提高,车辆资源的浪费颇为严重。

  昨日上午10点多,在快速公交运营公司,记者从电脑监控画面上看到,BRT运营车辆陆续回到场站“休息”,仅仅华侨大学BRT站点,就已经有七八辆车辆因“无事可做”在那儿候着。

  第一码头也一样。高峰时期停车场空空的,平峰时期车辆则满满的。

  据了解,高峰时期,快3线通常每隔1分钟左右就要发一辆车,快1、快2两三分钟左右也要发出一趟车。发车频率只要缩短一分钟,就必须增加大批车辆。除了车辆成本,人工成本也很大。相关负责人说,因为要保证员工的休息、休假。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既要满足高峰时期客流需求,又要减少平峰时期的车辆空置率,较好的办法还是实行错峰上下班。相关人士表示,厦门的“潮汐现象”比较严重,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基本上都是早晨七八点出门,如果可以错峰上下班,不用增加大量车辆,也可以满足市民出行。

  “而车辆一增加,站点停靠的车就更多了,车辆进站就更慢,也就相当于在路上的上班族更多了。”相关人士说,如果不错峰上下班,虽然投入的车多了,但往往是更多的车在路上,更多的人在车上,出行还是又挤又慢。

  相关人士还表示,上下班错峰,还可以提高通勤车的利用率。如果不是赶着上班、上学的人,最好可以避开高峰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