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小鱼网

厦门 [切换城市]

先进党员杨晖为孩子铸造睛彩视界

来源:厦门小鱼网 发布时间:2019-10-11 17:41:14

 (通讯员:陈亚娟)
医者心声:孩子绽放的笑脸,家长期待的眼神,一直是我工作动力的源泉。
零的突破
       2014年6月,厦门市儿童医院刚成立,眼科就杨晖和一名护士。为了儿童医院眼科的发展,为了更多患儿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杨晖无怨无悔,尽心尽责从零开始,调配护士,借仪器,招兵买马,克服种种困难,规划眼科的发展。经过四年多的努力,从寥寥几人到现在朝气蓬勃的团队,从没有病人到获得家属认可,从没有仪器设备到具备手术条件,儿童医院眼科从无到有,实现零的突破,而这背后是杨晖一颗医者最朴实的心,一份对眼科事业最坚定的坚持。
“粉丝”热情点亮眼科
      杨晖一直奉行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看很多人追星,我们和蔼的杨主任也有一群“粉丝”。很多老病号到第一医院找不到杨主任很着急,各种打听、网上寻找,终于“追”到了儿童医院。“我们孩子从小到大都是给杨主任看的,我们就是要找她。”看到这群可爱的“粉丝”们,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患儿家属对杨主任的信任和喜爱,是杨主任精湛的医疗技术的良好体现,更是杨主任有人情味的最好证明。
      有些家长带小孩从外地过来却挂不上号,杨主任考虑到路程遥远,奔波辛苦,不仅帮他们加号,还加班加点,认真看诊,反复交代复查时间和注意事项。面对家长的各种咨询,她总是不厌其烦,和颜悦色地详细给予解答,通常都是一个上午都没见过她喝过半口水,上过一趟卫生间。
童心未泯,一切为了孩子
      有些先天性的白内障、斜视弱视、高度远视的孩子需要长期观察,训练,不仅家长要配合观察,医务人员也要长期追踪。有些孩子过来复查,进门都是叫杨阿姨,医生姨姨,因为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和蔼的杨主任总是亲切的叫他们“宝宝,宝贝”。面对有些调皮的孩子,杨主任会说“小家伙这次不乖了嘿。”我们总能听到“这次有没有进步啊”“宝宝,待会好好表现哈!”感觉就像是对待自己孩子一样。
       我们总觉得孩子看到白大褂会害怕,杨主任就去买各种好看好玩的墙纸,把眼科装饰成“儿童乐园”,孩子的天地。我们还会发现杨主任的诊室里有各种各样逗孩子的玩具,她会用各种玩具吸引孩子,“看姨姨灯灯”“看猫猫的眼睛”等。对于初诊的孩子可能刚开始会害怕,有的哭闹抓住门不肯进诊室。杨主任会亲自带着他们到走廊玩,看那些卡通的墙贴,“宝宝,看蝴蝶飞了。”“宝宝过来,姨姨抱抱。”有时会用一些贴贴纸,橡皮擦等来鼓励孩子。在孩子愉快的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检查,同时也赢得了孩子的喜欢,下次过来也就不怕了。渐渐的,我们发现,孩子在进步,在配合,在成长。
       杨主任用她的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用孩子的思维想法和孩子沟通,让整个检查的过程更轻松更愉快,所以杨主任取得了家长的信任和孩子的喜欢,时不时会听到家长说“孩子很喜欢到我们儿童医院,因为医院的叔叔阿姨都很好,环境也很好。” 
拒收红包,也要有技巧
       很多家长总是觉得给医生包红包,医生会更认真负责地为病人治疗。杨主任对待病人都是尽心尽力,给病人最佳的治疗方案。
       当吴妈妈的儿子确诊为先天性白内障,伴眼球震颤,需要手术摘除晶状体时,吴妈妈很担心,在准备手术的时候,吴妈妈拿着红包找杨主任,恳求她要为他儿子好好地做手术。杨主任再三推脱不过,为了家长放心,假装把钱收下,然后转身就帮吴妈妈交了住院费,把发票亲手交给她。手术很成功,事后,家长很感动,复查都很准时,每次也都要找杨主任。杨主任调到儿童医院,她也不辞辛苦,路途遥远跟着过来。现在孩子上小学了,每次过来都老远就喊着杨阿姨,杨主任可以说是看着这个孩子长大。吴妈妈每次说起之前的事总是万分感激。杨主任说,拒收红包,不单是医德问题,更是一门艺术,不仅仅要注意方式拒绝,还不能让伤害病人的尊严和对我们的信任。
科室的知心大姐姐
      作为眼科的管理者,杨主任时刻关心同事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她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去判断同事的优势劣势,让同事更清楚自己发展的方向。她会有心记住每个同事的生日,在生日当天都能收到她的祝福,惊喜。同事生病,也能看到她的鼓励眼神和温暖的笑容,亲切的问候。看到杨主任大姐姐似的温暖笑容,会会让人觉得充满正能量。杨主任总是说,不管你们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跟我说,我很乐意和你们聊天。“在她心里,我们是同事,更是弟弟妹妹,她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知心的大姐姐。在杨主任的眼科工作是一件很幸福很幸福的事”

      目前,厦门市儿童医院眼科共有医务人员10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技师3名,主管护师2名,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4名。每年在国内外眼科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近3年荣获科研成果奖及科研课题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