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多月仍注意力不集中?正确服药才有效果!
来源:厦门小鱼网 发布时间:2019-11-21 09:36:28
(通讯员:王慧)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行为障碍之一,可造成儿童的学业成就、职业表现、情感和认知功能、社交等多方面的损害,让家长老师们头痛不已,其治疗需要教师、家长和医生共同参与,采用心理支持、行为矫正、家庭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都依赖于药物治疗,而忽视了行为管理的重要性,不仅如此,有些家长还弄错了用药时间和服药方法。
那么今天,厦门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王慧医生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孩子在药物(一线药物专注达)治疗过程中经常碰到的影响治疗效果的不正确用药问题!
服药方法错误,影响药效
7岁的西西牙齿非常锋利,特别喜欢咀嚼,每天早上起来都把哌甲酯缓释片当糖嚼的可香了,吃药3月,症状没有改善。
王慧医生介绍,哌甲酯是缓释片,要整片用水送下,不能咀嚼、掰开或压碎,是吃药方法错了。药物嚼碎后没法达到缓慢释放维持药效的目的。
吃药时间不对,影响药效
小明确诊多动症后服用哌甲酯缓释片2个月,注意力不集中一点没有好转,家长满面愁容的来找王医生换药,说这药没效果。王医生详细询问得知问题出在了吃药时间上。哌甲酯缓释片给药后作用可持续12小时,医生告诉家长应在早晨服药,可是家长觉得晚上吃药方便,小明每天吃完药就睡觉,药物当然没效了。
吃吃停停、停停吃吃,影响药效
服用哌甲酯缓释片可能会产生头痛、腹痛、食欲减退、入睡困难、眩晕等不良反应,家长常因食欲减退而让孩子停药,停药后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就再给孩子吃药,如此反复。殊不知,这样间断给药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家长可先通过睡前加餐、早晚餐吃好或调整食谱、食物的色香味、体育运动等方式调理孩子的食欲,或者寻求医生的帮助下调整药物剂量,而不是自行停药。
只想着给孩子吃药治病,忽略行为管理的重要性
王慧医生提醒,多动症是一个慢性疾病,对于6-11岁学龄期儿童建议首选药物治疗,同时推荐联合行为治疗,而多数家长都认为给孩子吃药就行了,而忽略了行为治疗。督促孩子吃药对父母来说是极其容易的事情,而给孩子做行为管理对父母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父母要学习如何使用正性强化、消退、惩罚等行为管理方法帮助孩子改善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以及一些不良行为比如发脾气、任性、蛮横无理、打架等。学习行为管理需要父母花时间去学习、花心思去思考,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实践后要反思和检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王慧医生在门诊随访中发现真正给孩子做行为管理的家长凤毛麟角,家长往往因为没时间、不会做、做了也没效果、太麻烦等各种原因而不进行行为管理,只单独依赖药物去改善,事实上两者配合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改善注意力、多动等症状。
综上,家长们在给孩子吃药时一定要了解正确服药方式方法、服药时间、足够的治疗疗程,配合行为管理才能收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关话题
- ·服药多月仍注意力不集中?正确服药才有效果!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