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小鱼网

厦门 [切换城市]

夜间痛等于“生长痛”?恶性肿瘤需警惕

来源:厦门小鱼网 发布时间:2020-04-10 10:26:39

   7岁的球球一到晚上就喊膝盖疼,焦急的妈妈赶紧到网上查找了许多资料,发现宝妈们都说是“生长痛”,于是便不当回事了。谁曾想,没过多久,在给球球洗澡时发现球球的大腿上长了一个包,于是急忙带到厦门市儿童医院就诊。小儿骨科裴新红主任接诊,拍片后发现球球大腿的骨头已经被“吃了”一个洞,结合相关检查,考虑“骨肉瘤”。目前球球已经在厦门市儿童医院接受了手术活检,病理确诊为“骨肉瘤”,并在化疗中。
  
  厦门市儿童医院小儿骨科裴新红主任介绍:虽然孩子下肢夜间痛更多见于“生长痛”,但不能完全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比如“慢性炎症、骨样骨瘤、骨肉瘤、血液或免疫系统疾病”等在早期都有可能只是表现出单纯的夜间疼痛,因此一旦小朋友出现反复的夜间痛,都建议至专业医疗机构就诊。虽然儿童恶性骨肿瘤并不多见,但其恶性度高,病死率和致残率也很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都应该引起警惕和重视。早期的恶性骨肿瘤可能会有以下几点预警信号:第一,刚开始疼痛时间短且程度轻偶发,慢慢的疼痛时间逐渐加长,甚至出现持续性疼痛不能自然缓解,疼痛的程度逐渐加重;第二,日常活动由刚开始的不受影响到后来的行走跛行、肢体活动障碍;第三,肢体出现包块或肿胀的表现;第四,小朋友出现容易疲乏、无力、胃口差等全身症状。
  
  当然,裴主任也提醒各位家长,并不是所有的恶性骨肿瘤在早期都会有这些表现,由于肿瘤早期的不典型性,使得许多家长容易出现疏忽。对于恶性骨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良好治疗结局的关键。
  
  疫情当前,当仁不让,孩子患恶性肿瘤,无需再跑“北上广”
  
  疫情当前,厦门市儿童医院小儿骨科接到了来自多位肿瘤患儿家长的“求助”,要求来院继续按程序化疗。这部分小朋友是先前被诊断了恶性骨肿瘤,由于各种原因选择前往北京上海等地接受化疗。随着春节期间新冠病毒疫情的出现,跨省人员流动需要严格遵循隔离2周的要求,导致这些患儿的治疗被迫中断,这必然会影响到小朋友的治疗效果,而且频繁的流动,也增加了家长及孩子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
  
  2019年底,厦门市儿童医院开始开展儿童恶性实体瘤的手术与规范化化疗,包括普外科常见的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生殖细胞肿瘤、横纹肌肉瘤等。同时在裴新红主任的牵头下,小儿骨科也相继开展了恶性骨肿瘤的活检及根治手术,并借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及最新版儿童骨肿瘤化疗方案,开始对恶性骨肿瘤患儿进行规范化化疗。因此,疫情期间厦门市儿童医院小儿骨科医师们仔细地了解各位急需化疗患儿的病情及既往的化疗经过,为他们制定了下一步详细的诊疗方案,让患儿在厦门也能接受到高标准的治疗各种恶性实体瘤的手术与术后规范化化疗。避免患儿及家长背井离乡、被迫前往异地接受治疗,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厦门市儿童医院依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强大的学科优势,提升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水平,多学科上海专家每月定期来厦坐诊,组织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指导教学和科研等工作,让厦门及周边地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内顶级专家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