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小鱼网

厦门 [切换城市]

夏季海边戏水需谨防“海洋梦幻杀手”

来源:厦门小鱼网 发布时间:2022-08-04 15:40:50

 
       近日,一名6岁男孩随父亲到滨海浴场游泳,突然感觉电击样疼痛,立即上岸后发现男孩双大腿散在红斑、丘疹,疼痛剧烈,无法站立,其父亲右手臂亦有相同皮疹。为进一步治疗,就诊厦门市儿童医院皮肤科,诊断为水母皮炎,经对症治疗后已基本痊愈。
 
什么是水母皮炎呢?
       厦门市儿童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许锦华介绍道:水母俗称海蜇,体表有四种刺胞,刺人时其触手可达1米距离,并且发射的刺丝可以牢固地附着在目标上,冲力可能穿透真皮上部,刺囊中的毒液由此注入皮肤后,引起皮炎。
 
水母皮炎有什么特征呢?
       被水母蜇伤后,经3-5分钟后,局部即感到刺痒、麻痛或烧灼感,以后可局部再发生红斑、丘疹或荨麻疹样皮炎,重者可有出血性损害,并可于1-2天内形成水疱或大疱。如被蜇面积较大,则可有倦怠、肌肉痛等感觉,还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口渴,对毒素敏感者可出现肺水肿、血压下降,甚至死亡。
 
夏季海边戏水该如何预防水母皮炎呢?
       夏季到海边游泳应注意:1、夏季海水浴要选择洁净的海水区,不去偏僻的水域。加强个人防护,绝不能用手直接抓取或捞取捕捞的海产物,在海面遇到水母漂游水面切勿用手推移。海滩上不明种类的海生物不能随便捡拾或用手触摸。2、一旦被刺胞动物蜇伤后,现场可用毛巾、衣服擦去黏附在皮肤上的触手或毒液,不可直接用手擦拭。切勿用淡水冲洗,淡水可促使刺胞发射,可用海水冲洗。如果有条件用碱性的溶液冲洗或者喷洒患处;可用10%的碳酸氢钠溶液敷在局部。并及时就医。
 
      水母虽然身体结构简单,外观美丽,被称为海中的梦幻精灵,却暗藏着致命的武器。
 
      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