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小鱼网

厦门 [切换城市]

“花”样致富!厦门这个社区的产量占到全省50%以上…

来源:厦门小鱼网 发布时间:2022-12-19 00:00:00

 
本次“一起去村游”
我们走进第二站——过坂社区
通过新华社现场云、“今日海沧”视频号
小鱼网、新浪厦门等平台进行直播
本次村游浏览量超过350万人次
 

 花卉铺就乡村振兴路

在过坂

一盆盆花串联产业与民生

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愿景

一株株苗嫁接研发与创新

孕育着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在5000多亩的沃土上,有规模以上花卉企业33家,花卉产业品种全,产量大,已成为厦门最大、最主要的花卉生产基地。

据统计,过坂草花生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盆花产量占全市90%以上、小菊花出口数量全国最大。 

过坂社区党委第一书记陈艺萍说,辖区有三家最具代表性的花企,分别是绿泽园艺场、和晟兰苑、华艺苑园艺场。

绿泽园艺场是厦门地区最大的专业草花生产基地之一。整个基地有100 多座大棚,雇佣花农50多人。每天都会有2~3万盆花卉从这里送往省内外各地,大多数花卉被用于市政园林绿化。

“当年,这里一家卖花的都没有。”绿泽园艺场老板林小文说,20多年前,刚到过坂怎么也想不到,这一片土地竟能孕育出近百家花企。如今,林小文的企业成了厦门最大的专业草花生产基地之一,年产优质盆花超1000万盆。

和晟兰苑,2003年初建成投产,具备每年近二十万株各种规格蝴蝶兰苗和成花的生产能力。其中,蝴蝶兰、铁皮石斛、金线莲等已培育出许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取得国家农业部授权。

华艺苑园艺场目前拥有世界领先水准的自动化全光雾扦插温室,配有先进的自动化育苗基质块灌装设备,掌握有世界上领先水准的扦插育苗技术,一年可以扦插育苗1000多万株。

海沧的花卉产业要提升竞争力,关键是要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by 海沧花卉苗木协会秘书长、华艺苑园艺场老板沈韶希

8年前,沈韶希意识到种植普通的绿化苗木正在走下坡路,于是决定试水花园植物和花境植物。引种、研发、开发应用……为了学到世界一流的扦插育苗技术,2017年,沈韶希专程前往荷兰学习。

如今,在沈韶希的自动化全光雾扦插温室里,先进的自动化育苗基质块灌装设备、种苗驯化温室、生产温室大棚等设施一应俱全,一年扦插育苗1000多万株。以前,月季要20-25天才能长根,现在只要7-12天,而且在厦门也能四季开花。
 
庭院经济:富群众 美乡村 
 
过坂社区的特色可不止花卉一项。自从东孚街道乡村振兴提倡庭院经济,过坂村民们积极响应,参与美丽庭院行动,让村里拥有了新风貌,环境更优美了。

过云居民宿坐落过坂社区后坑社,国家4A级景区天竺山森林公园脚下,在2021年被评选为过坂社区第一批美丽庭院之一。民宿整体为简约清爽风格,一楼大厅设有舒适的泡茶区间,小院落有青葱绿意,满眼惬意。

过云居民宿主理人李娟女士说,从客房望去,远看是连绵不断的山峦,近看冒着青烟的农家小院,周边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设有便利店、特色网红农家乐,手工音响工作室、空中多肉植物馆、生态果蔬园等配套服务业态。 

  
小油桃艺术体验馆是一幢木质大平层,里面摆放着版画、陶艺等艺术品。微风吹过,花香缕缕,远处池塘里的水泛起粼粼微波。 
 
过坂社区还有一座蒙养时光生活美学馆。走进庭院,映入眼帘的是一幢木质大平层,里面摆放着版画、陶艺等艺术品。微风吹过,花香缕缕,远处池塘里的水泛起粼粼微波。
 
这处庭院的主人邹丰胜是返乡创业青年,他与妻子辞去稳定的工作,在乡村振兴的热浪中回到家乡,投身美丽庭院建设。小邹夫妻表示,希望在东孚打造一个乡村美育实践基地,集艺术、教育、文创、农业于一体,开发亲子、研学、团队拓展等多个体验项目,让来东孚的游客朋友,能有一个文创空间,感受耕读文化中突显出的艺术生命力。
 
后坑夜话,论道乡村振兴 
 
资料图 

谈到过坂的乡村振兴,不能不提“后坑夜话”。在“后坑夜话”活动中,街道、社区干部和居民夜聊畅谈,共话乡村发展。

 

过坂社区经常会把街道领导、社区干部及乡贤、环保达人、台胞青年等乡村振兴相关方面代表汇聚在一起,举行“后坑夜话”。

“后坑夜话”形式灵活,内容务实,每期围绕一个热点话题集思广益、碰撞交流,干部、群众纷纷打开话匣子,更重要的是,"后坑夜话”能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

今年,社区里的房前屋后,环境又得到了提升

无路灯的村路,变得平坦敞亮;杂乱的院子,变成了美丽庭院……

居民陈先生说,办实事赢得的好口碑,让“后坑夜话”聚拢了人心,越来越多居民主动为乡村振兴、文明创建提意见、出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