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厦——当代厦门艺术年度展|第三回」在厦门开幕
来源:厦门小鱼网 发布时间:2023-10-12 00:00:00

当代厦门艺术年度展|第三回展览海报
2023年10月8日下午由厦门市海沧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秋地艺术中心与哲悟空间联合主办的「当·厦——当代厦门艺术年度展|第三回」在厦门秋地艺术中心精彩开幕。

厦门秋地艺术中心馆长许明星致辞
秋地艺术中心(Autumn Mosaic Art Centre)是一个综合艺术生态圈,呈现多种形态的艺术价值平台。项目总建面积40220㎡,采用2.5万㎡创作空间 +1.5万㎡艺术MALL黄金商业配比,涵盖艺术相关的展览、交易、拍卖、培训、版权交易等多方面综合艺术上下游产业链,有完善的艺术产业配套设施,为艺术家打造专属的五星级艺术创作工坊、汇聚国内外潮流艺术的集中交易并呈现厦门的艺术底蕴。目标打造厦门未来艺术 (包括AI)+ 生活美学的新地标,并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虚拟与现实链接的资源,以艺术为人人的精神,将艺术带入千家万户的大众生活之中。秋地会长期致力于协助青年艺术家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未来,创造更多“走出去”、“走更远”的机会,为厦门的艺术环境贡献资源,创造活力。

学术主持人陆蓉之致辞

策展人吴谦致辞

参展艺术家合影
本次展览由著名策展人、艺评家陆蓉之女士作为学术主持,艺术家吴谦先生担任策展人,展出73位厦门知名当代艺术家近200件作品。73位参展艺术家是(姓名按拼音排序):蔡江南、蔡魁、陈伯卿、陈聪香、陈飞鹏、陈干平、陈河田、陈俊、陈丽勇、陈明华、陈文令、陈文钦、陈旭明、陈志光、陈志龙、邓正立、丁岚、方士标、方伟、方智祥、高孝午、高雅瑜、洪顺章、黄启佑、黄智清、黄志贤、江翰、蒋志强、金一、老瓜、雷雷、李家吉、李金仙、李俊谊、李星缘、李延、李云燕、廖迎晰、林春、林月创 、刘会营、卢彦鹏、陆蓉之、戚彧、邱林贵、饶凌华、任宏伟、上美西舟、沈金山、沈志民、苏武、苏遥、孙正元、汤哲、万吉欣、王凯、王芝密、吴梁焰、吴谦 、吴肖峰、吴允铁、萧天庆、修雪飞、杨佛金、杨彧、叶成汉、伊玄、游敬升、曾佳、张博林、张可可、赵小黎、郑通凤。

开幕式现场
出席本次展览开幕式的领导有:厦门市文联副主席陈春洋先生,海沧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丽征女士,海沧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陈意安先生,海沧区社科联主席、区文发办负责人何广生先生,海沧区文旅局局长王传国先生。

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展出作品涵盖绘画、综合材料、装置、摄影、多媒体影像、行为等多种艺术形式,是厦门历史上参展艺术家数量最多、涵盖艺术形式最广的一次以厦门当代艺术家为主题的大型群展。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展出至12月10日。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受到了艺术业界与艺术爱好者的广泛关注,来自艺术界、企业界、收藏界等数百位嘉宾莅临开幕现场,宾客云集盛况空前。策展人吴谦先生与参展艺术家们一起进行精彩的导览,向观们介绍展出作品,分享各自的艺术创作理念。新华社对本次展览进行了同步直播,在线流量超135万人次。

策展人吴谦导览





艺术家导览
导览结束后参展艺术家们与学术主持陆蓉之女士一起进行了精彩的圆桌学术论坛。论坛由上海美术学院张博林博士主持,围绕《当代艺术在厦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主题,从厦门的当代艺术与当代艺术在厦门的双重角度切入,展开讨论。与会艺术家们首先探讨了当代艺术家在厦门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性,其次探讨了厦门地区做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在地艺术家如何迈入全球化语境,再次讨论了厦门具备何种独特的人文环境,从而塑造独特的当代艺术生态,最后探讨了近年来本土激增的当代艺术现象背后的原因及问题。

圆桌论坛
本次「当·厦 — 当代厦门年度艺术展」是当厦系列展览的第三回。不同于前两次展览将视野框定于厦门在地青年艺术家,本次展览的艺术家都是居住在厦门的创作者,或是从厦门走向外界的艺术家,能把大家串联起来的唯一共性,就是大家对这座城市——厦门的共同热爱。立意凝聚厦门艺术家力量共同推动当代厦门艺术发展,诠释当代厦门艺术家的状态面貌,探讨未来当代艺术发展,目标为厦门的艺术发展共创好的艺术生态,对焦国际、再续辉煌,成为国际当代艺术发展又一个新的重镇。

学术主持人陆蓉之
其中最年长的参展艺术家是华人第一位女性策展人、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人陆蓉之(1951-,72岁)女士。陆蓉之出生于中国台湾,少年时代为天才儿童,13岁开个展,17岁创作的40米长卷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她和丈夫傅申(著名艺术史学者、书画鉴定大家)先生将在秋地艺术中心成立《傅陆学艺馆》,个人及收藏作品将在秋地长期展出。

艺术家林春
艺术家林春(1960-,63岁)特别为此次展览创作了一件行为艺术作品《当下当厦》,他在9月23日秋分日乘坐6318次环闽动车,从厦门出发,又回到厦门。在这段首先是物理意义上的循环中,他携带着一本70年前由其母亲赠予其父亲的笔记本,随意识流动在本子上喃喃低语,在“当下”思考“当厦”。林春解释,“‘当厦’首先是跟厦门本土有关,另一层含义‘当下’,即此时此刻,按照禅宗的说法,是当下的推移产生了过去与未来。”

高孝午雕塑作品
享誉国际的高孝午(1976-,47岁),一直秉持“当下即是”的观点,在艺术上实践“凡人艺术”。其作品多以轻松幽默,温和无戾气的方式,透露隐喻的、非极端的理性思考,表达对社会的关注与反思。

策展人吴谦作品
2011年至今,吴谦以丙烯等综合材料为媒介,在画布上以东方美学为本,表达“东西遇合”的文化意识和水墨艺术的精神蕴涵。他的绘画创作以“结合传统与现代 融会东方与西方”作为基本理念,同时也借用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逻辑,中学为体是水墨精神,西学为用是抽象表现。组成艺术家绘画实践的三个要素是水墨、抽象和综合材料,水墨是内容、抽象是方式、综合材料是媒介。在他的绘画美学上的追求亦有三个:东方主义、诗性美学和文人画精神。

赵小黎作品
90后艺术家赵小黎是一位工作于厦门,拥有千万级流量的女性艺术家。她以创作过程记录的短视频,崛起于国内外的社交平台。赵小黎的作品集中于通过对女孩和花的色彩描绘来表达女孩的忧郁和困惑。

陈河田作品
同样是90后的艺术家陈河田,作品则呈现出一种提纯和概括了的风格,其作品色彩浓烈,构图饱满,所有图案符号相互拥挤,相互排斥,或斗争或呼应,充满了天真纯朴的热情。

上美西舟作品
作为中国31位青年画家之一,上美西舟(1990-,33岁)的这套《草地上的野餐PICNIC》入选了卢浮宫画展,这对于一个年轻画家来说能在世界艺术殿堂里展出自己的画作,除了莫大的荣耀更是巨大的鞭策。这一种行动绘画与价值取向的非写实性绘画风格,主观表达绘画中的叙事性,感知原始生命的运动力;一场灵魂的即兴性实验;一场克制的自觉性狂欢。在据称抽象表现主义绘画风格已无发展可能的阶段继续进行抽表同时也没那么抽表的创作。她以艺术创作来尝试探讨多方面的社会议题,她勇于接近边界,敢于以无风格作为其风格。
结语:
在「当·厦——当代厦门艺术年度展|第三回」73位艺术家的参展作品中,除了为数最多的绘画以外,雕塑显然也占了很高的比例,这和厦门地区艺术教育的历史传承以及丰富的民间艺术有关。此外还有书法、水墨、摄影、陶瓷、漆器、漆画、潮流艺术和装置等类别,是厦门当代艺术多年以来规模最大、种类最广、人数最多的展览。
展期:10月8日-12月10日
时间:周二-周日 10:00-17:30 (周一闭馆)
地址:秋地艺术中心(厦门市海沧区南海三路568号)
相关话题
- ·「当·厦——当代厦门艺术年度展|第三回」在厦门开幕20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