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成长史 看厦门如何重才爱才惜才用才
来源:湖里头条 发布时间:2023-12-14 11:00:00
在厦门,有这么一家“专注智慧城市行业解决方案研发与应用”的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它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连续斩获“福建省‘百人计划’”人才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等十多项省市级科技荣誉称号。
这家企业,便是2015年落户在湖里区的厦门联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厦门联发智能公司)。
“当初选择厦门、选择湖里,看重的是这里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开放的创业生态。”厦门联发智能公司总经理苏晓翔说,厦门卓越的营商环境和高效的行政效率,让我们作为企业和居民都倍感安心。
厦门联发智能公司总经理 苏晓翔
优质的创业“土壤”
苏晓翔与智慧科技行业结缘,起于学生时代。200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英国利物浦约翰莫斯大学,在博士期间以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前沿技术为主攻方向。在攻读专业时,苏晓翔萌发了创业的念头,希望在原有人工智能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2010年,IBM提出了“智慧城市”愿景。彼时,国内城市规模与体量,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现代化,苏晓翔敏锐地认为,“智慧城市”一定是未来城市的演进体,而国内市场一定是一份可以不断做大的“蛋糕”。
2015年,苏晓翔决定率领研发团队回国创业,并把目标锁定在了厦门。
“厦门的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交通、政务、社区、城管等多个领域加快构建城市智慧应用体系,城市治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是中国智慧治理领军城市。”苏晓翔看好厦门的潜力,义无反顾地将“根”扎进了厦门这片广袤的“智慧土壤”里。
因为前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和韧劲,苏晓翔创业团队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慧城市的研发与应用上都有着不小的突破。2017年,公司成为厦门金砖夜景照明集中控制平台工程的综合服务商。在苏晓翔的带领下,团队完成了厦⻔岛内外十大片区、1400多个夜景照明载体的集中控制,打造了“鹭岛最美夜景”,项目规模创下世界之最。
渐渐地,厦门联发智能公司在业内的口碑树立起来了。公司核心业务逐渐涵盖智慧城市、智慧照明、科技住宅、绿色节能等的智慧科技朝阳产业,其研发的智慧技术被应用到了主流智慧科技企业。
“厦门整体鼓励创新的氛围、以及对于新趋势、新技术的快速运用,为我们智慧科技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创业‘土壤’。”苏晓翔有感而发。
“智汇”的人才环境
事实上,对于创业的科技型企业而言,大家都有一个共识:人才是核心竞争力。
聊起企业这一路走来的成功秘辛,苏晓翔认为,地方政府在企业落地之初就及时跟进人才政策,帮助人才落地湖里,从而使企业稳住了军心,才会有了后续的长足发展。
“当时,湖里区为我们研发团队送来‘人才礼包’。无论是我,还是我们团队的人才,湖里区都帮我们申请了人才购房补贴、住房保障等等,从生活方面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可以让我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研发中来。”苏晓翔说。
事实上,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项项“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的暖心举措,成为湖里区招才引智、育才留才的“秘诀”。
近年来,湖里区坚持“智汇湖里”人才强区战略,以强机制、筑平台、优服务为着力点,营造爱才敬才、人才至上的环境,构建极具吸引力的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厦门联发智能公司无疑是湖里人才强区政策的受益者,也是人才强区的贡献者。来厦七八年,苏晓翔带领的以海归博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一次又一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堡垒,在市场上“攻城略地”。
如今,他们已成为国企控股高科技企业,具备强势资源整合实力,同时项目进驻全国各大城市,形成了完善的服务网络体系,通过灵活创新的业务模式快速响应市场发展需求,逐步成长为一家兼具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专业性的企业,不断朝着“让城市人居更美好”的目标进发。
包容的城市胸襟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改革开放40年多年来,湖里人才秉承“敢为人先、爱拼敢赢”的特区品格,在湖里区奋斗拼搏、实现梦想,湖里也由昔日的小渔村蜕变为宜居宜业的中心城区。
目前,湖里区已成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中国工业百强区,汇聚了62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1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25家上市企业,规划五缘湾商务营运中心、湖里创新园、东部科技创新园等15个产业功能区,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湖里因人才而兴,人才因湖里而聚”。在建设服务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博士、博士后人才及重点产业领域创业者平台的同时,湖里区正通过“百名海外博士湖里行”、清华校友“三创大赛”、湖里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加速推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与创新创业项目在湖里落地。
2023年百名海外博士湖里行
湖里区重才、爱才、惜才、用才,其实也是厦门人才工作中的一道缩影。
厦门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创新党管人才工作理念,在福建全省率先成立由市、区一把手担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党管人才落实到聚才、兴才、爱才、用才的具体行动上,树立了人才优先发展的鲜明导向。
目前,厦门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成果凸显,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55万人,国际化人才数量突破5.6万人,外籍人才永居申请量保持全省第一,每万名常住人口中留学人员数量居副省级城市前列。厦门还获评“中国十大海归创业热门城市”“外籍人才眼中最具潜力城市”等称号。
不久前的“2023厦门人才服务月”启动仪式上,厦门向全球留学人才、台湾人才以及意向来厦的国际化人才发出城市邀约。国际化人才品牌——“归鹭”,与“金鹭”高层次人才、“银鹭”产业紧缺人才、“青鹭”青年人才、“新鹭”优秀毕业生人才、“飞鹭”柔性引进人才,全面构成“群鹭兴厦”人才矩阵,为厦门打造国际化人才城市赋能。
“厦门对人才的尊重、认可和服务让我备受感动。”苏晓翔说,他将以创新引领企业做强做大为目标,不断开拓进取,为厦门、为湖里的人才事业代言。
相关话题
- ·从一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成长史 看厦门如何重才爱才惜才用才20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