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小鱼网

厦门 [切换城市]

《疯狂的赛车》中的骑楼文化是丑化厦门?!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2-23 11:41:57

     完全不报任何希望的情况下看了《疯狂的赛车》,获得一个多小时的惊喜和快乐。熟悉的厦门街景和戎祥的乡调音乐也让我感动不已。

      最近网上看到一种奇怪的说法,称《疯狂的赛车》暴露的是厦门“最丑恶”的部分,都是些破破烂烂的景象,没有把现代都市感觉表现出来,要厦门人抵制这“丑化厦门”的作品。看到这不禁哑然失笑,这位爷敢情觉得只有新建的火柴盒般的高楼大厦才能体现其心中的“都市形象”。

      1920年,厦门市政会在规划建设厦门城区时,以骑楼作为街市的主要形式。《疯狂的赛车》取景的一大部分是大同路、中山路一带,这一带正是当时老厦门的城区中心,所以保存着完整的“骑楼风格”的旧城区建筑。

     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是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这种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因此在东南亚十分风靡。

      约在鸦片战争后骑楼建筑就传入鼓浪屿和厦门,接着又传入金门。骑楼建筑传入厦门后,与厦门的地域特点相结合,形成了骑楼街市。厦门骑楼楼下做商铺,楼上住人。其跨出街面的骑楼,既扩大了居住面积,又变成与顾客的共享空间。是东南沿海城镇一种极有特色的建筑。同时这种骑楼楼市连廊连柱,立面统一,连续完整,中西合璧,多元共存的独特风貌,冲破了居家单门独户的束缚,变成大家的共享空间,也营造出自在闲适,温馨亲近,清洁整齐的环境氛围,把大都市的繁杂及大买场的生硬全部挡在了外面,使街市也倍具人情味,正因为如此,这里商业氛围和人情交往都能得到完美结合,生意兴隆,久而不衰,至当今仍是厦门独特的一道风景。

      如今,虽然厦门市区扩大了好几倍,新建成的城区也再没有“骑楼风格”建筑了,但骑楼早在厦门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因此,骑楼建筑构成了厦门传统文化的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厦门四大传统建筑(其他三项分别为红砖民居、嘉庚风格建筑和鼓浪屿的欧陆建筑)。

      至今为止有那块厦门新建的火柴盒能比骑楼更具备厦门建筑的代表性?如果高楼大厦可以取代传统文化,那故宫不成了早该拆掉盖成几十个楼盘小区的百年烂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