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小孩者和包大于A4者,不得进入”
来源:猪子曰 发布时间:2009-05-11 16:00:41
【小编八达整理推送】
昨天下午,我在麦德龙遭遇了一场荒唐的购物经历,超市入口处醒目的看版赫然在目,心中不由一惊,遥想到当年人家在公园外写着"中国人与狗不准进入".很佩服麦德龙卑鄙的歧视行径,却竟有勇气如此一丝不挂,仿佛吸纳了经典名句之精髓,看版是这样写的“带小孩者和包大于A4者,不得进入”。最可笑的是,那个所谓的A4还是依保安的目测呢!山寨绝顶啊!如此之事竟然发生在2009年的厦门!
昨天下午,我在麦德龙遭遇了一场荒唐的购物经历,超市入口处醒目的看版赫然在目,心中不由一惊,遥想到当年人家在公园外写着"中国人与狗不准进入".很佩服麦德龙卑鄙的歧视行径,却竟有勇气如此一丝不挂,仿佛吸纳了经典名句之精髓,看版是这样写的“带小孩者和包大于A4者,不得进入”。最可笑的是,那个所谓的A4还是依保安的目测呢!山寨绝顶啊!如此之事竟然发生在2009年的厦门!
总之,此趟去麦德龙买东西,从头到尾让人感觉做了一回贼!
跨国超市在国外绝不如此对待顾客,但开到中国就变了个样,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年来,经常前往位于湖里的麦德龙购买公司的用品及家用品.其实也多次看到此商场非常无理及歧视中国人的服务态度.但也许是因事不关己,所以对其服务态度虽有所看不过去,但也未曾"多管闲事".
但最近其变本加厉的不把顾客当上帝看,反而全当贼看的做法.特别是今天下午,竟然这样的事也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更是感同深受而不吐不快咯!当然啦!麦德龙少了我这样一个每月数千元消费的小小客户,根本不会有啥差别.不过呢?就算如此,为了尊严,我也决定,就算有啥东西,哪怕仅在麦德龙有卖,我也拒绝再去!哈哈..然后也劝大家都别去,干嘛呢..去花钱还反倒被人秤斤论两,当作贼处处提防.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009年5月9日下午五点多,我从公司离开,不巧包内收了几万元现金.没来得及去存银行.就直接开车到位于湖里的麦德龙商场购物.一停好车,拿了会员卡,我小跑步的走入商场,发现入门口竟多站了一位面貌不是很和气的保安.像个门神般的盯着人看!当我越过他面前,正准备刷卡进入商场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命令..(小姐.你的包要寄存,不然不能进入!).
来麦德龙不是第一次,带这个包也不是第一次.好几年来,也没听过.要我寄包的.我回过头,跟他问道:我要寄包?不用吧!就一般手提皮包,也是不啥大包.他马上说..你看看规定.超过A4大小的包就得寄存,你把你的包锁在那边的铁柜才可以.我看看自己的包!ANNASUI的牛皮包,挂在腕上,还算小巧.大?因为里面塞了几万元,就算鼓点..也勉强和A4纸张同大,也没违反规定啊..
我就跟柜台负责门禁的小姐说,不用寄存吧!我今天里面有很多现金,锁铁柜,万一丢了麻烦.结果小姐说:你问问保安,看需不须要寄.天啊!我来买东西,还得先看保安高不高兴.我就跟他说:这个包也不大,里面有贵重物品,万一东西丢了,你们负责吗?结果,保安冷冷再度命令:你要是不想进去,可以不用寄,要进去的话.就一定得寄!
当时,我老公很火大,想跟他们吵,但我想,算了.我们就不进去买就好咯!何必让人当贼看呢!这时我忽然又想起,当年我们中国人受辱时的那个年代,公园外的牌上写着:中国人和狗不准进入! 跨国超市在国外绝不如此,但开到中国就变了个样,这不是摆明的歧视吗?
在国外生活了很多年,在国外如WalMart, KMart, COSCO...等大型超市,从来没有这样强制做法,也不会弄这么多“关卡”!不管是澳洲,欧洲,日本或者仅与我们一水之隔的台湾,甚至是我走过的国内其它大城市,几乎每所大型超市里虽都有用于临时置物的铁柜,但那是方便顾客在购买货品前,可以先把随身的背包或在别处已购商品暂存于此,省得顾客们拎着大包小包到处转.当然,超市的这种增值服务,也都是建立在顾客自愿原则及保障寄存物品安全的基础上.同样的,寄存服务的水准,也常常成为其服务水准的考评重点之一。
而说到服务品质这方面,好几回我也看到顾客为了没法带孩进去而吵起来.其实要是能客气的跟人说:里面有很多货品,担心安全问题,要是服务好点,人家很多卖场还会附设托儿处.结果都是一付,傲慢无礼粗鲁的拒绝!好像我们要进总统府一样。但更讽刺的是,所谓不能带小孩进入,是为了安全起见的说法?这个解释合理吗?
君不见在麦德龙里,员工们无视购物人潮,不分时段,开着大型推高车,当成是在游乐场玩碰碰车,快速的前进倒退开来开去,完全不顾消费者的安全保障. ,本来数量就不多的顾客,却总是碰到似乎永远也排不完的队,收银流程和管理又合理吗?而面对一脸酷相的收银员,让我常常忍不住对他们说:"不好意思喔!麻烦您了.请快点好吗?" 话说要进厦门麦德龙,你还得先有个公司,才能办卡,好几年来,只接受现金,不接受刷卡,哪怕是最近好像有特定的卡可以刷了,麦德龙的诸多霸王规定,始终给人困惑不小。
话又说回来,国家目前大力提倡使用环保袋购物,举国上下,几乎少见小于A4的环保袋,所以也全进不了麦德龙.合理不合理的部分,姑且可以探讨,而合法不合法的部分,则是显而易见的.请问麦德龙是卖啥高贵的珠宝首饰,名牌品吗?我进免税,磐基,也不用的!,凭卡进入后,买完单,还得核对,然后还得经女保安,装装样子的看看车内物品,盖章后,警报器没响,才可放行!所以呢!“去麦德龙买趟东西,从头到尾感觉做了一回贼!”
进门不管任何特别理由,强制寄包,万一遗失,恕不负责.出门要验票,那跟防贼有啥差别.但这样的“土规定”在我们高唱“维护消费者权利”的当下,难道不讽刺吗? 尽管超市的确存在商品被盗的风险,但是不能将避让风险的责任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而应该通过严格的内部管理,加强合法的防范措施来避免商品失窃。
像厦门麦德龙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以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为代价,来转嫁经营管理风险。最后出门验票,也是侵犯消费者财产权的表现。消费者在付款之时,已取得了所购物品的所有权,此行为实质是将合法购物,合法获得商品所有权的消费者视为偷窃超市物品的“嫌疑人”,侵犯了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对于这样的违法行为,做为消费者的我们应该也要勇于说“不”,采取抵制行动,而工商和消协是不是该对此举,也给我们个合理交代!
相关话题
- ·“带小孩者和包大于A4者,不得进入”200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