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小鱼网

厦门 [切换城市]

银行理财产品再上“紧箍咒” 发行数量减少

来源:网易 发布时间:2009-06-22 09:53:52

国际金融报6月22日讯 目前,银行理财市场发展还很不成熟。不管是囿于能力水平,还是出于“吸金”目的,时至今日仍能经常看到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定价明显不合理,投资者一旦购买很可能遭遇零收益、负收益的困局。

一场对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监管风暴骤然而至。经常关注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最近会注意到,银行发行的理财新产品特别少,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不高。

记者获悉,这主要与银监会为加强银行理财产品管理而发布的新规有关。

发行数量减少

上个月,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报告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相关规定已逐渐进入实施阶段。政策“利剑高悬”,让产品发行也变得“战战兢兢”。

可以说,开展理财业务的主动权再次回到了监管部门手里。之所以是“再次”,因为2005年11月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即规定“售前10日报备”制度,2007年11月发布的《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则变更为“售后5日报备”。经过近两年银行理财市场出现的种种乱象之后,监管部门再度将“售后5日报备”恢复为“售前10日报备”,提高了银行理财业务的“门槛”。

“对于那些已经成熟的产品,不会受太大的影响。而将来新发的一些产品,可能会遭到审核不通过而无法发行的境遇。”光大银行财富管理中心主任张煦和表示。

“从‘售后5天’变成‘售前10天’,产品设计对时间节点要求较高的产品会受‘牵连’。”他表示,像打新股这类产品,与市场关联度较高,受影响程度较大。

此外,部分产品的收益率也会下降。“报备时间提前了15天,产品的募集时间被提早,以致投资资金的闲置期延长,最终也会影响产品的收益情况。” 招商银行(行情 股吧)上海张杨支行零售业务部许绥表示。

目的在于控制风险

其实,提前报备和事后报备,区别不仅仅在于时间的变化,银监会对市场的规范意图日趋明显才是一个重要信号。

“监管层说不好什么时候就来个‘突击’,这就要求银行能提前做好准备,产品的发行、审批流程、准入机制等,都要随时做好‘应战’准备。”许绥表示,而且新规也让银行在以后产品的结构设计、收益预期、产品管理方面把控更严格,更要控制好风险。

记者走访上海浦东新区部分工行、招行等了解到,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减少,近期发售的主要是债券类理财产品,主要集中在短期固定收益类产品上,投资者选择空间也变窄,只能是“矮个里挑高个”。

收紧售前监管

说到银监会收紧理财产品售前监管,多位商业银行人士均认为,这与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出现较大亏损有关。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全球金融市场是个“大灾难”。QDII理财产品、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等,都出现了亏损、收益不理想的情况,客户投诉日益增多。

不过,“其实监管部门心里有数,不会对今年银行理财产品造成太大影响。”许绥说。

“目前,银行理财市场发展还很不成熟。不管是囿于能力水平,还是出于‘吸金’目的,时至今日仍能经常看到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定价明显不合理,投资者一旦购买很可能遭遇零收益、负收益的困局。”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李要深表示。

“分类监管制度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分类监管尚未有效运行之前,为了避免市场因为一小部分不规范的参与者而破坏市场环境,对理财产品的把控势在必行。”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