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小鱼网

厦门 [切换城市]

新生之厦:冲啊同志们!把新中国的五星红旗插上厦门

来源:新浪厦门 发布时间:2019-08-06 10:07:47

 
  前言: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厦门市委网信办主办《梦想列车——驶过七十年》网上重大主题活动,讲述厦门70年追梦故事,描绘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人物:曲日升,1930年出生,1947年2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参与胶东保卫战、解放潍坊、解放济南、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进军福建、解放福州、解放漳州、解放厦门等近20场大小战役,获两次三等功,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一集团军某师炮团副政委。

 “这个是渡江战役章,这是淮海战役章,这是……”亲历厦门解放的老兵曲日升,依次拿出自己珍藏的勋章,整齐地摆在桌前。它们,将我们一下拉回了70年前登陆厦门的那个夜晚。

 在漳州龙海演练2个月后,曲日升和战友们迎来此生第一场渡海战役。解放厦门一战正是新中国成立后半个月,军中有两个口号,一个是要把新中国的五星红旗插上厦门岛,一个是要让牺牲的烈士们血不白流。


 1949年10月15日傍晚,曲日升所在的31军92师274团3个营,由鳌冠向厦门岛西北侧石湖山地段强渡。“北方的汉子,一辈子没见过海,下船渴得不行往嘴里灌了几口海水,才知道海水是咸的喝不得,海水有涨潮有退潮,就更是不懂了。”此时恰逢退潮,船无法靠岸,战士们只能下船,一下子就被泥泞的滩涂死死锁住。几百米的滩涂淹没胸口,滩涂上布满海蛎壳,犹如根根竹刺,一踩上鲜血直流,每前进一米都无比费力。“潮水涨上来,许多战友被淹没。”讲到这里,曲日升有些激动。“我始终无法忘记这一幕,营长的身体陷在滩涂里,拼了命喊大伙往前冲。”这段吃人的“死亡地带”,淹没了数百名战士。

 

 这时,三营营长任进贵做出临时组建连的决定,以七连连长杨学林为连长,八连连长苏天敏为指导员。“冲啊!同志们,要把新中国的五星红旗插上厦门岛!”战士们以血肉之躯冲锋山顶,长枪却因浸入泥水几乎全部哑了火。就在这时,曲日升背起一箱手榴弹,送到了战友手中。“我们八连的文化干事背着两箱手榴弹,是重要的军备,在过滩涂时不得已丢弃一箱,剩下这箱,我是连滚带爬,把它背上山。”就是这一箱手榴弹,成了当时登陆部队的重要火力,成了攻占石湖山西南侧的水泥地堡、摧垮敌人防守的关键。


 据曲日升回忆,战前动员时,三营授予两面五星红旗,七连、九连各一面。“八连是二梯队,没有红旗。大家都憋着一口气。”没想到,最后八连却成为这面红旗飘扬厦门岛的功臣。曲日升也因那一箱及时送到的手榴弹而立了三等功——说起那次胜利,同志们也总爱提到他,“得亏八连文化干事背来的那箱手榴弹!”  一鼓作气,突击部队夺下敌营后势如破竹,敌军迅速溃败,厦门岛北半部全线突破。16日凌晨,战士们夺取了敌人的阵地,成功攻下石湖山,在山顶插上了第一面新中国的五星红旗。“我们登陆了,厦门团登陆了。”

 这一场战一直打到了17日中午,厦门之战的后续部队全部汇合挺进,在曾厝垵的敌军余党数万人被俘。经过人民解放军的浴血奋战,厦门宣告解放!从那一刻起,10月17日,成为了每一个厦门人珍藏心底的日子。

 厦门之战后满目疮痍的街景,曲日升还历历在目。“七十年的时间,厦门的变化可以说是太大了。”城区的扩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各式交通工具四通八达……说起鹭岛巨变,这位90岁高龄的老人兴奋得手舞足蹈。他还忆起,最早爱人在杏林工作,他在岛内,两人一个礼拜才能见面一次,后来随着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距离将思念拉近。“想她了,天天都能见上。”

  几个小时的海战穿越转瞬即逝,临别时曲日升笑意盈盈地与我们握手,手掌温和而有力。曾被海蛎壳割得面目全非的皮肤已被时间抹平,孙儿在餐桌旁笑闹,饭菜的香气溢满房间,这最简单的场景,刻画出和平时代最珍贵的一幅画卷。(文/陈雪晶 部分资料整合自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