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小鱼网

厦门 [切换城市]

党员故事(三)| 抗击疫情 党员在行动!

来源:厦门党建e家 发布时间:2020-03-25 14:26:46

 



1月26日以来,市委下发《关于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市委组织下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先进模范作用,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细落实的通知》、《关于充分发挥社区(村)、小区党组织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关于结合“双报到”参加基层防控工作的通知》,并给全市广大党员发出了《倡议书》,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进模范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连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入到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在坚各守岗位、勇挑重担中展现新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面对凶猛的病毒,面对未知的危险,书写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生动党员故事。

 

【1】

思明区曾厝垵社区党委书记刘志强。他把全面摸清辖区在住的重点疫区人员基础情况作为防疫工作头等大事。每一天,他都要和社区党员干部一起,对辖内500多家民宿开展地毯式排查。“这些数据非常重要,是上级部门防控疫情精准施策的基础,所以一定要确保底数清、情况明。”走访辖内酒店民宿、检查商超和农贸市场有无售卖野生动物、苦口婆心地劝阻不戴口罩出入小区的人员、严格管控进入小区的外来人员及车辆、站在路边耐心回应居民关切的问题……社区居民都说,刘志强整天劝其他人“宅”在家里少出门,他自己每天的微信步数却都达到了2万多步。

 

【2】

殿前街道嘉福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纪检委员陈智煜。殿前街道嘉福社区共有22个园区,44栋楼宇,700多家的企业,2家酒店。为了辖区居民群众的安全,陈书记只能采用最“笨”的办法,一家家企业拨打打电话,一家家企业实地走访;贴公告,拉横幅,加强民众对防疫知识的知晓率;对4个居住的生活区进行半封闭化管理,要求对来访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并登记排查;要求物业对每个公共区域进行每天两次消杀,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要求,将小区建成防控疫情的第一防线和最有效防线。

第一天八点,第二天九点,第三天晚上十点……陈智煜一天比一天晚下班,活跃在防疫的第一线,没有防护措施,只有一个可能需要用上两三天的口罩,入户排查、宣传、巡查,大家都称他为防疫“007”(007指的就是一周七天每天工作到凌晨)。

 

【3】

集美街道浔江社区党委倡议海外华侨华人同心抗“疫”。浔江社区是省级侨乡文化名村,拥有丰富的侨乡资源。浔江社区党委倡议浔江处于世界各地的侨胞主动发声,发动海外华侨华人同心抗“疫”,全球采购国内紧缺医疗物质。浔江社区加拿大集美校友会会长陈少宏出资购买11047个口罩空运回国,总计约28万元,正陆续运回国内。

 

【4】

后溪镇后村党总支引导房东“租金让利”有效控制外部输入。集美区后溪镇后垵村紧挨厦门北动车站,外来租户人口众多,节后“外防输入”工作难度较大。后垵村党总支抓住“租金”这个关键点,党员带头、统一步调,号召全村所有房东主动让利,在疫情期间外籍人员返厦前为其免除租金和违约金,降低外籍租客返厦居住需求,有效减小外部输入压力。

 

【5】

杏林街道高浦社区成立“先锋抗疫”临时党支部。高浦社区是“村改居”,外来人口较多,出租房林立,小道四通八达,疫情防控任务艰巨,加上近期返城高峰,防控力量捉襟见肘。社区退役军人联谊会35名党员主动请缨,在社区党委领导下,成立“先锋抗疫”临时党支部,组织100名退役军人到社区防疫一线报到。临时党支部将所有志愿者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安排4名党员带队,立下“防疫军令状”。各小组先后参与社区12个疫情防控检查点24小时执勤,取缔了16个非法“日租房”和“网约房”,与20名重点健康监管对象结对子,劝导社区居民减少聚会3场等工作,成为社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先锋力量。

 

【6】

集美区委组织部党支部到“爱心结对”对象家中“报到”。家住杏林街道宁宝社区的张某,智障二级,60多岁,跟80多岁的父母住在无电梯的7楼厂区宿舍里。去年年底,集美区委组织部党支部与其进行“爱心结对”。疫情防控期间这家人生活怎么样?一直让支部牵肠挂肚,党支部动员党员下村居督导工作时,就近看望结对家庭。2月3日上午,支部党员肖戈购买181元青菜、肉类等食品,送至张某家中,详细询问老人身体状况,帮忙老人处理生活垃圾。张某的父亲激动地说:“感谢党,感谢我们的好同志,这种时候还来看望我们”。

 

【7】

 厦门远海党委成立党员突击队。春节期间,党员突击队成员带头轮值上班,“请战”随时候命。在市面上大宗防疫物资全面短缺的严峻形势下,大家迅速联系供应商加急采购体温枪、84消毒液、酒精、N95口罩等防疫物资,竭力寻求紧缺的口罩货源,确保陆续到位,全力保障后续防疫物资的有效供应。1月30日,码头了解到即将抵港的正利温哥华轮菲律宾籍船员存在发烧情况后,突击队小组成员第一时间同船东和代理确认,协同海沧海关安排工作人员登轮对发烧船员体检,检查船方防疫措施,摸查全体船员身体状况,并严肃告知中国疫情及相关防疫须知。待疫情排除后,突击队成员又自动“请战”抢船作业,帮助船舶安全离泊。

 

【8】

海沧区后井村党委成立流动“小喇叭”宣传队在党委书记周亚辉、村委会主任周呈发的带领下,后井村做好本村出入人员体温测量、公共区域消杀、疫情知识宣传等工作,通过固定广播、车载广播、流动“小喇叭”、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宣传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党委书记周亚辉亲自录制了“本地话”版《致广大海沧市民的一封信》,通过村广播、平安巡防队微型消防车车载在村庄内巡回播放,劝导村民减少外出,做好防疫。考虑到广播和车载宣传受地理位置和宣传范围的限制,很难做到“人人皆知”,他和村主任周呈发带头当起流动“小喇叭”,带领村干部每天固定时间段深入村组、深入群众。“各位阿公阿嫲、阿伯阿婶、阿叔阿姨,卖出去趴趴跑,卖出去辣辣梭……”“各位村民,这次病毒大家要重视,近期大家少出门、少聚会……”他们利用随身佩带的便捷“小喇叭”“喊话”村民,提醒大家不串门、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

 

【9】

 祥平街道凤祥社区党支部书记林方园1月30日上午,林方园林书记带领工作人员一同前往一户武汉籍返乡务工人员杨某家中,在宣传劝导过后,现场测量发现杨某体温是37.3度,他立刻联系街道卫生院到现场进行复核。虽然中午测量值为36.5度,但林书记不敢大意,下午又联系了祥平卫生院医生到现场复量,体温又升至37.5度。不放心的林方园匆匆扒了几口饭就再次入户上门,一再建议杨某要到第三医院检查。杨某刚开始很不理解,认为这是歧视他们湖北籍人士,双方一直僵持着。林方园将心比心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进行了两个多小时苦口婆心的劝说。杨先生终于答应全家都去第三医院检查。当天晚上10:25,杨某检查结果显示是扁桃体发炎引起的发烧,而非新冠状病毒感染。大家这才都松了一口气。

 

【10】

 71岁老党员周镜峦捐款抗击疫情周镜峦老人今年71岁,是芸溪社区第三党支部的一名老党员。1月30日一大早,他戴着口罩步履蹒跚地走进芸溪社区居委会,表示要来捐款抗击疫情,还打算号召所在楼栋进行公开募捐。他还经常劝导老人不要聚集休闲活动,并自费买口罩送给他们。老人动情地说:“我今年七十多了,身体也不好,给国家做不了什么大的贡献,现在国家遇到这么大的困难,我心里也很着急。我就希望尽我所能,做利索能力的事用于抗击病毒。要问我为啥这样做,我是共产党员,1980年入党,今年都39年党龄了,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11】

莲花褒歌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共党员洪参议他连夜创作,创作了一首防抗疫情的褒歌。歌词浅显易懂,很接地气,群众朗朗上口。他说,“我觉得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应该要为战胜这场战役做点什么。不能亲历现场,那么只能以此微薄之力做点事。”

闽南语《褒歌调 中华明日更光明》

二〇庚子是鼠年

鼠年开春翻了天

武汉疫情爆发起

亿万家庭难团圆

 

白衣天使冲在先

救护生命守在前

疫情急剧在发展

亲友听我来开言

 

莲花处处好风光

无奈灾情战线长

我给亲人来苦劝

平安守家莫出门

 

亲戚朋友人人亲

无需见面情也真

疫情风声这尼紧

添烦添乱人看轻

 

出门口罩戴起来

入门洗手才应该

姜茶蒜头家常菜

常吃常用病不来

 

病毒怕烧不怕凉

天天热水把身冲

身体越洗会越勇

看他病毒多骁雄

 

祖国是咱的光荣

同胞团结斗疫情

党和人民意坚定

中华明日更光明

 

12

莲花镇军营村村主任中共党员高泉伟1月23号晚,军营村村两委立即开会制定并部署了这次疫情防控的工作方案。高泉伟在意识到了这次疫情的严重性后决定马上封村!军营村成为同安区内第一个实行封村方案的村庄。考虑到生活所需,高泉伟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决定每天给隔离的村民送去新鲜的蔬菜。他还带领村两委及大学生村官每日值班,巡查出入村庄的卡口,安排好每日负责检查的人员。高泉伟说:“越是严重的突发事件,我们越要发挥我们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越难越向前!”

 

13】

内厝镇发动党员组织生产应急“口罩”。针对防控一线口罩等防护装备紧缺,内厝镇发挥自身优势,自力更生,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由镇机关党总支发起,联合镇青创会党支部、繁星基地党支部等,原材料由辖区延江股份公司免费提供,工商、卫生部门指导,质检部门上门监督并及时送检,形成口罩统一生产、统一登记、统一消毒、统一标签、统一对接“五统一”应急生产自救管理模式,组织25名有专长技能的妇女开展应急口罩生产。2月2日1400个基本达到可防尘、防飞沫效果的“口罩”已分发至各村,受基层防控一线志愿党员群众欢迎,较好缓解一线防疫物资匮乏现状,后续将每日生产3000个左右,主要用于一线入户排查、路口执勤等普通防疫工作使用。

 

【14】

中共党员、庄垵村老人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水磨。

2月2日清晨的庄垵村村口,一名满头白发的老人已经开始为村民站岗,对进出本村的车辆及人员进行检查、测量体温。他就是陈水磨,一名老党员,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已二十余年,84岁高龄的他本可在家安享晚年,但他退而不休,十多年如一日,积极协助村两委工作,担任老人协会常务副会长、监委会委员等职务。在本次抗击疫情工作中,陈老同样没有闲着,他不顾家人反对,主动要求在村口为村民站岗。并凭借自己精湛的书法技艺为庄垵村书写防疫宣传标语100余条。有村民对他的拼劲表示不解,他回答道:“我加入党组织已近50年,是一名老党员了,非常时期,我希望为本村防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15】

厦门六中高三段长、共产党员蓝华彬1月17日刚刚做了个手术的蓝华彬,医生嘱咐他一个月内要常卧床,半年内不久坐、干体力活,以防复发。但疫情突如其来,身在病榻上的蓝华彬老师时刻牵挂着他的高三毕业班学生。得知学校针对非常时期高三学习进行专项研讨时,蓝华彬老师主动请缨——“我是段长,更是党员,我来吧!”揽下任务的蓝华彬老师马上开始和时间赛跑,忘我工作,每天长时间利用电脑、平板、手机开展工作,把医生的嘱咐完全抛在了脑后。如何在非常时期紧急应对,蓝华彬老师眼前有无数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需要什么平台?老师如何操作?学生如何组织?课程如何落实?……蓝华彬老师开始各种尝试,最终将“学习通”和QQ群作为线上授课的主平台。为了让大家尽快掌握方法,细心的蓝华彬老师还制作了“厦门数学学校云平台六中教师简易手册”、“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将网上授课平台的简易操作方法,传达给厦门六中高三年段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

 

【16】

仙岳医院精神科医生徐子峰2003年爆发非典时,徐子峰的爸爸是一名军队医生,当时他就是冲去小汤山医院进行救援的传染科医生。今天,这个爱的接力棒,传承到了儿子徐子峰身上。

2月2日下午临近下班时,仙岳医院接到厦门市卫健委通知:将派出 1名医生前往厦门市救治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支援。收到通知后,31岁的徐子峰秒回信息,第一个主动请缨。  谈到家人是否担心,徐医生说:“我秒回的信息,爸妈都还不知道,也不希望他们担心,当年我父亲前往小汤山救援时,也不曾告诉我,我母亲也没有把这件事情描述得很可怕。我相信父母如果知道,也一定会支持我。”

 

【17】

厦门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许静锋她是独生子女,担心万一有病菌传染家人,她让父母、丈夫和孩子都回老家莆田了,只有她一个人留在厦门,但她反而觉得庆幸,“今年一个人在,比较安全,利于开展工作”,她说。

由于防疫工作刻不容缓,连续高压工作数天,除夕准备休息的时候,许静锋出现了发烧,咳嗽,再后来高烧。在这个特殊时期,这让静锋家里人十分担心,初一那天静锋的父亲打了许久的电话,但因为高烧昏睡她没接到,因为这样让自己的家人担心,许静锋感到十分内疚。高烧一退,还没完全康复的她马上又返回工作岗位。从节前到现在,因为各种工作上的需要,许静锋每天基本都在医院呆至少十四个小时。独生子女的薄弱项就是各种家务,不会煮饭是最头疼的。春节期间,她每天很晚回到家,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加上生病,让她一下子瘦了五斤,有时回家太累了,她就一头倒在沙发上,想起妈妈在身边的好日子,那种一回家就可以有热热的饭吃,感觉很温暖。

科里的护士们看在眼里,十分心疼,怕她累垮了,便主动去她家给她做饭吃,怕许静锋心里有负担,护士们就说:“我们自己也是一个人在家,吃的都不准点,还是大家一起凑个伙吃,生活才能有规律些。”这都让许静锋十分感动,她说团队的每个姐妹们,兄弟们都是她的贴心大棉袄。

 

【18】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汤丰榕护师提交入党申请书。    1 月 25 日,在市卫健委下发关于组派医疗队援助湖北的通知之前,复旦中山厦门医院主管护师汤丰榕已主动请缨,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她说,自己的家人都在外地,目前独自一人在厦,无后顾之忧,希望在这危急时刻,在祖国需要的时候,能冲到一线支援武汉,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曾在部队工作多年的父亲鼓励她,“舍不得,但支持你!我们做父母的绝不拖后腿!你在前线支援救治患者的同时要照顾好自己!” 1月26日,作为福建省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成员,汤丰榕毅然奔赴武汉。抵达武汉后,她庄严地向党组织递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

 

【19】

厦门市医疗急救中心护理部护师党员刘冰得知单位要成立转运小组信息,作为厦门市医疗急救中心一名党员,刘冰第一个向科室主任提出请战。1月22日晚上,当刘冰把报名的消息告诉了年迈的父母时,老父亲沉默了,老妈妈躲到厨房里偷偷的抹了一下眼泪,孩子拉着刘冰的衣角问:“妈妈,可以不去吗?”。在父母担忧和孩子委屈巴巴的注视下,刘冰哽咽的对孩子说:“我和爸爸今年过年要上班了。妈妈是党员,面对疫情,必须冲在前面,这是党员的使命。明年妈妈和爸爸再陪你过年。”

从年二十九上岗,到年初二下班,春节值班这三天,是与疫情正面交锋的初期阶段,刘冰与她的队友们总结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为后期工作开展打下基础。无暇享受节日的喜庆,为了杜绝交叉感染,减少与他人接触,年夜饭战斗在一线的同志们,因工作耽误了就餐时间,用一碗泡面就代替了,然后专心投入到转运病人和细致消毒防范工作中。

 

【20】

厦门市医疗急救中心医务科医师党员卓程杭今年除夕,已经连续两年除夕值班的卓程杭本来是打算回莆田老家和父母团聚的。但是当疫情传来,他毅然地取消了回老家的计划,响应急救中心的号召,报名参加离新型冠状病毒最近的“转运小组”。面对父母妻子的不解,他的回答简短但有力:“我是劳模,是党员,更是一名医生,必须顶上!”

转运小组的使命很特殊,他们要往返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发现疑似病例的场所及杏林医院,运送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患者。每次出诊,他都要先清洗消毒双手,再依次戴上帽子、防护口罩、内层手套,再穿上防护服、佩戴护目镜、面罩、鞋套及外层手套。出诊结束,摘除防护装备时为了避免接触已经污染的防护装备外侧面,更是要小心翼翼、仔细谨慎,一步一步,每次都要耗费不少时间。防护服密不透风,每次出诊时间长,有时长达三四个小时,穿着这一身装备是苦不堪言:白天温度较高,里面的衣服经常被汗水打湿;晚上温度低,又不能随意增减衣物,在户外冻得是瑟瑟发抖;口罩密闭效果好,碰上没有电梯的民房,稍微爬几层就感觉喘不过气来;护目镜也经常蒙着一层水汽,视野差,经常都是用眼角余光去寻找较清晰的角落来进行观察。

大年初七下午6时许,卓医师和他的同事刚结束一趟任务回到站点,正准备拿起电话订餐,出警命令再次传来,某小区有一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史患者在筛查时发现发热,需要送院排查。卓医生二话不说马上再次穿上防护装备赶往现场,然而到了现场,却发现患者对就医有抵触情绪。他和现场的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反复劝说,分析利弊,解除患者的疑虑,在寒风中等候了近3个小时,终于把患者劝上了救护车。再次回到站点,他是又冷又饿,随便冲了一桶泡面聊作晚餐。这种情况在他们的出诊中时有出现,当问起面对这种情况的感受时,他是这么回答的:“这些人是疫情防控中重要的一环,稍有差池就可能造成扩散,一定要力求完善,辛苦一点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