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故事(八 )| 抗击疫情 党员在行动!
来源:厦门党建e家 发布时间:2020-03-25 14:55:48
.png)
1月26日以来,市委下发《关于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市委组织下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先进模范作用,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细落实的通知》、《关于充分发挥社区(村)、小区党组织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关于结合“双报到”参加基层防控工作的通知》,并给全市广大党员发出了《倡议书》,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进模范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连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入到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在坚各守岗位、勇挑重担中展现新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面对凶猛的病毒,面对未知的危险,书写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生动党员故事。
【1】
思明区90岁的老党员曹素心。“其他的事我干不了,但是每天抽空在小区门岗监督协助物业工作人员对进出人员体温测量及登记信息,这简单的事我还是能行的!”90 岁高龄的曹素心老人用最朴素的话语表达她对党、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曹素心老人,生于1930 年,曾作为地下党员为革命事业无畏无私地做出贡献,是一位有着70 年党龄的老党员。她爱党爱国,每次公益活动,总是积极报名。根据厦门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要求,前埔东社区16 个物业小区实行全封闭管理,整合后留有29 个出入口,每个出入口都保证有1 名志愿者对进入小区人员实施全覆盖体温测量。因社区人手不足,工作压力较大,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员战堡垒作用,向广大党员发出号召,广泛征集社区防疫志愿者。在社区发出疫情防控倡议书后,曹素心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大家考虑到她年纪较大,为安全着想劝她不要出来,她说:我现在身体还算硬朗,而且志愿服务就在自己家门口,一点问题也没有。在这紧要关头,最起码还能为我们组织发挥自己一分子的力量,能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我感到很高兴!
【2】
行走在社区的“夕阳红·先锋队”。疫情爆发后,杏林街道西亭社区党委的老党员陈育滕发动20名社区党员及部分居民,捐赠防控资金、口罩300多个、防护面具19个、雨衣200套、取暖器2个。面对社区防控力量不足的问题,他主动联系了12名老党员,组建西亭社区“夕阳红先锋队”,参加社区防控。集美街道岑东社区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宋金星,组织社区离退休党员,每天下午在荣景花园小区门口参加防疫服务岗值守,他说“防控疫情是大家的事,作为老党员,我们更是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哪怕只有绵薄之力,只要能够为战胜‘疫情’带来帮助,我们就要坚持到底。”后溪镇英村社区党委的72岁张加成和73岁李福荣两位老党员,坚持参加共抗疫情志愿服务活动,李福荣老党员腿脚不方便但坚持参与执勤,他说:“我们老党员不拖后腿,为抗疫贡献一点力量。”
【3】
同安城建公司的城建应急突击队。这支突击队由保洁员、土建工、水电工、安装工、后勤保障员等组成。在此次疫情面前,他们冲锋在前,100多人硬是在48小时内赶完了常规队伍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工程。
今年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弓立医疗公司原定节后给生产车间和百台机器“洗澡”的计划。2月4日中午,得知此事的同安区政府主要领导当即协调,让同安城建突击队前来保障。4日中午,突击队在50分钟时间内组织调度好人员,100多名应急人员兵分多路赶到弓立医疗。到了晚上10点半,墙面地面已经清洗完一遍了。这时,他们发现,公司历经10多年的运转,灯具、监控及通风系统也有些老化,要是能更新,工人工作更舒心、产品质量更有保障。由于新增任务,4日夜里10点半起,突击队里的骨干成员开始协调各方。拆装班组集合、土建班组集合、电工班组集合、吊顶班组集合……调集指令一条条发出去。5日上午8点半,保洁班组、拆装班组、土建班组、电工班组、吊顶班组在这个1500多平方米的车间里奏起繁忙的交响曲。
意想不到的是,本不起眼的保洁工作暗藏险情。机台清洗要求要用特殊的机头水清洗,而突击队保洁队员们对这种机头水的腐蚀性预估不足。就在机台清洗一个小时后,50多名保洁工人里,10多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当他们脱下一次性手套后,发现手指手掌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伤,严重的都看到溃烂的伤口了。公司紧急调拨双层手套并让所有人换上,保洁组里的党员、干部继续上阵,已经受伤的林福星等人换上新手套后,带着保洁组重新工作,50人没有一人退缩。前后30多个小时里,林福星只睡了一个多小时,许多队员也都只休息两三个小时。“为帮助弓立医疗尽快恢复生产,现场不少人员,主动请缨,他们吃喝拉撒睡基本都在厂里解决,大冷天的,不少队员脱下手套、头套后,双手、脸部都让汗水泡得皱巴巴,看了让人心疼。”黎松青说。
截至2月6日中午,弓立医疗四楼的生产车间1500平方米的吊顶全部安装完毕,灯光全部更换完毕,10000平方米的墙面、地面全部保洁完毕,上百台机器全部清洗完毕。
紧急的工程任务一点也马虎不得,10000平方米的墙面清洁要清洗三遍才能达到医疗用品生产的无菌条件,而100多台机台重新保洁更是耗时耗精力的工程,而他们仅仅用了不到48小时全部保质保量地完成,切实保障了医疗企业的迅速复工,为这次的防疫战役开辟出了新的阵地。
【4】
灌口镇东辉村“抗疫骑手团”助力抗疫。灌口镇东辉村是全区土地面积较大的村庄之一,村民居住也比较分散,防疫监管难度大。为解决巡逻宣传、物资配送、快递收寄等难题,东辉村党委发出号召,组织30名党员和村民成立“抗疫骑手团”。骑手团成员将自家的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皮卡车等26部车辆纳入村委会统一编号管理,负责疫情期间的防疫宣传组、重点人员监控组、物资配送组等工作。“骑手团”成员们将便捷喇叭装在车上,驶遍村中各处,流动播放防控宣传音频;接送灌口镇卫生院医生深入重点健康监管对象家中测量体温;做好各测量点物资和重点管理对象生活必须品的配送,在村路上留下暖心印记。
【5】
海沧区交警大队大队长陈高升带领支部班子和全体民警辅警开展“战疫情,向党旗宣誓”活动,组建7支党员先锋突击队做好辖区防疫站点执勤和各类交管工作。连续十几天以队为家,每天深入四个市际防疫站点督导检查,参与设卡盘查,协调处置涉疫可疑人员,累计投入警力350余人次,出动警车110余辆次,检查车辆9.7万余部,检查人员20.9万余人,发现处置可疑人员26人。同时,灵活调整勤务部署,组织警力规范有效处置各类路面警情和违法行为,累计出动警力830余人次,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950余起。
【6】
新民镇梧侣社区党员柯跃陆。柯跃陆是一名党员,原是在外地经商的梧侣人,春节放假回家,遇到了这场“战役”。当知道村里要办“爱心餐厅”为志愿者煮饭,他立刻想要如何确保饭菜送到志愿者手中还是热的。于是他找人借了一辆外卖餐车,主动承担起送餐服务。他每天中午、晚上、凌晨,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梧侣中街路口、南街路口、大店街路口、下边路口,送到志愿者手中。看到坚守卡口的工作人员在大冷天吃上热饭菜,柯跃陆觉得比在外经商挣了多少钱心还暖,他还说,考虑等疫情过后,回故乡经商,因为他在这段时间感受到浓浓的家乡的温暖。
【7】
2月11日上午,翔安区法院、翔安舫山小学党员志愿者,积极投入到社区防控工作中,在马巷街教堂路口体温监测站,为行人测量体温。马巷税务所、和延药业、海达日用品等单位联合为社区送来了10桶消毒水和口罩,缓解了社区防疫物资的燃眉之急。
.png)
【8】
东孚街道莲花社区党员干部带头捐款捐物。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爱心企业紧紧跟上,乡贤按捺不住,也纷纷慷慨出人出力。莲花社区书记陈剑鹏说,在正月初二(1月26日),社区四个小组和村委会就成立了成立五个临时支部,考虑到尚处春节期间,适当给值守人员务工补贴。到初六的时候考虑到值班人员的费用补贴比较大,社区党员干部纷纷提出要组织义务报名站岗,在南山小组居民的牵头发动下,其他三个小组开始捐款行动。有人捐钱、有人捐矿泉水、有人捐桶面,还有人捐口罩,对于每一笔的捐赠,小组长都一一在群里公开,保证资金透明,接受全村群众的监督。 截止2月7日,全社区累计收到捐款达17.2万元。
从元月26日上午7点值守了13天的莲花汤岸小组长谢加勇说,以前庙会居民捐款最多就是三万多元。没想到,我们发动后单单一天,居民自发捐款就达到8万多元。在发动捐款的第一天,我连泡面都来不及吃,真是微信红包点到手酸!不仅如此,居民自发报名60人参与轮岗,每日轮岗6小时,每天都要排班。
【9】
思明区金鸣小学党员教师吴佳欣深入开展“双报到”。思明区委教育工委积极响应,及时发动辖区内公民办学校的党员干部深入“双报到”工作。吴佳欣老师是思明区金鸣小学的保卫干部,对安全保卫工作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疫情发生以来,他主动响应学校和社区号召,第一时间向社区党支部报到,加入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1月30日,江头社区第三党支部通过微信群发布招募党员志愿者的信息。吴佳欣老师第一时间找到支部书记,表达了自己希望加入党员志愿服务队的意愿。他说:“我是一位预备党员,哪里有疫情,我就往哪里去!我愿意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带到社区,做社区防疫第一线的战士!”说完,他第一个在群里正式表达了加入党员志愿服务队的意愿。1月31日,吴佳欣老师跟随江头社区第三党支部书记兼江头小区疫情防控小组副组长陈美燕同志等一同考察了社区防疫工作情况,并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关的建议。考察工作结束后,吴佳欣老师第一时间在支部微信群向支部其他同志宣传了小区防控措施。2月1日,吴佳欣老师正式“上岗”,参加联合志愿服务队开展小区巡逻。面对没有带口罩的社区居民,吴佳欣老师耐心向居民解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情况,讲解戴口罩的重要性。他的付出,得到小区居民的一致肯定。这一天,他在朋友圈有感而发:“爱心厦门,防控疫情。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高高飘扬的党旗!”有社区居民在吴佳欣老师的朋友圈底下留言:“我不是党员,但我也想为小区做贡献。”
【10】
厦门市公安局思明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队民警、“80后”党员陈旺明。春节至今,他几乎天天在岗,工作时长最短的一天就超过了12小时,一次24小时通宵值班后,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防控疫情应急处突训练。在一次与3岁女儿微信视频中,由于半个多月没有见面,女儿对他既生疏又冷漠,似乎已经认不出他,直到妻子在旁引导,女儿才喊了一声“爸爸,保重身体!”陈旺明潸然泪下。1月28日,他与同事顶着寒风在龙虎山路口开展武装设卡盘查,一名外卖小哥突然提着外卖来到执勤卡点,订单上面写着一行字“感谢警察蜀黍无悔的付出,谢谢提醒,关键时期请注意防护,向您们致敬!”原来,是之前开车路过的一名女士因当晚出门太急忘了带口罩,陈旺明送了她一个还普及了防疫常识,感动之下,该女士为民警们点了外卖以作报答。陈旺明说:“当危险来临时,人民警察是照亮城市的光,坚信只要我们上下协同、万众一心,就一定能完胜疫情,早日迎来春天的第一道曙光!”
【11】
集美区机关党员踊跃到社区一线“报到”。区委要求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认真落实“双报到”工作,支援社区一线抗疫,作出表率。区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加强指导督办,抽调157名机关党员干部增援社区一线,其他没有被抽调的党员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利用休息时间踊跃到社区报到,共同抗疫。区政协机关党支部党员陈晓珍积极到所居住的古龙明珠小区开展社区疫情联防联控;党员罗春林从凌晨开始坚持站岗,在村仔社区开展群防群治“村村联防”检测活动。区残联党支部书记陈建煌积极参加海凤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一丝不苟的协助物业检测出入小区人员体温。党员吴丽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古龙明珠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帮助小区工作人员分发疫情宣传单。党员陈艺典主动支援岩内村疫情防控工作,入户隔离对象家,为隔离对象检测体温。老党员李志坚,不顾身体残疾,主动请缨,参与区交通防控工作。区市政园林局支部党员陈海戈同志、连国献同志分别参加浔江社区党总支、岩内村党委的防范疫情值守工作,对周边过往人员测量体温。市政园林环卫中心党员王秀恋同志在滨北国际小区值守点,协助小区物业对居民进行对测量体温,发放宣传资料。
集美区委抽调157名机关党员干部增援社区一线战“疫”。集美区委按照 “保留必要人员、保持机关运转、保障一线需要”的“三保”原则,从区委办、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区司法局、区农业农村局等20余个部门抽调94名干部充实到各镇街一线。同时把区城市管理局下属的6个镇街执法中队63名干部交由各镇街统一调度指挥,进一步配强防疫一线工作力量。目前,157名干部已全部到相应镇街报到,与镇街干部一起奋战在抗“疫”一线。
【12】
海沧区司法局党支部17名党员干部。他们主动“逆行”,战斗在海沧区3个预约口罩发放点,特别是在口罩购买服务压力等级全市第一的阿罗海便民服务点,面对每小时超400人、每日超8000人的服务预约人群,平均工作长达14个小时,在精神、体力严重透支的情况下,没有人有怨言,没有人有喊苦,没有人有后退,始终战斗在一线。3个点位累计发放口罩7万余个,有力的缓解供需过度紧张的现状。
【13】
隶属海投物业公司第一党支部第三党小组的海投保安公司。接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增援返厦交通口海沧段4个道路口疫情防控检测工作的通知后,公司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调配各驻点企业、校园单位保安力量,号召广大保安员响应号召,叫响“疫情面前,保安向前!疫情不退,保安不退!”口号。在最短时间内增派力量支援4个执勤站点岗位,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每批次均安排党员干部与保安员共同坚守,引领全体保安员在党的指挥下守护城市安全。截止当前,平均每日检测车辆1.39万辆,检测人员3.21万人次,累计出动718人次,昼夜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
【14】
海沧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主管医师吕晓婷。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放弃早已制定好的返乡行程,第一时间加入中心新冠防控宣教组,除了负责收集中心防控工作信息,做好宣传汇总、积极建言献策之外,还担负起指导社区网格员开展防控工作的宣讲任务。在连续的战“疫”中,她每日早出晚归,基本没有时间陪伴家中一个3岁和一个11个月的孩子,为了节约时间、更好的投身战“疫”,她主动给11个月的宝宝断了奶,放弃了哺乳假。她说“所有身先士卒的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家庭,守好本职工作,守卫健康之门,守住海沧防线,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打赢疫情防控持久战,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使命、最紧迫的任务,‘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入党誓词犹在耳畔!”
【15】
同安财政事业中心支部的党员们报名争当志愿者,争先逆行在战“疫”的前线,踊跃参加城西社区的疫情防控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党员们志愿者身穿红马甲,手持额温枪,胸前的党徽闪耀。他们守护在同安区城西社区振兴小区南门口,面对进出小区的车辆和和行人,逐一为其测量体温,询问进出事由,严控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进入小区,并引导其佩戴口罩,第一时间到我市公布的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同时,协助城西社区的工作人员处理突发紧急情况,为小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筑牢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16】
新圩镇新圩社区党委第一书记、新圩镇综合服务中心职员林金超。大年初一开始,他就住在村部,很少回家。新圩社区“两委”打趣,“金超同志不是在社区,就是在来社区的路上。”新圩镇新圩社区辖区内有33家企业、157家租户、中澳城61户湖北籍住户。疫情当前,他第一时间组织社区干部群众快速开展地毯式、全覆盖排查,通过入户宣传、摸排、建卡、执勤等加强防控工作,将防控工作落实到每个家庭、每个人,确保了社区平安稳定。“这个时候我们党员不冲上去谁冲上去!”他自己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相关话题
- ·党员故事(八 )| 抗击疫情 党员在行动!20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