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收益理财陷阱:一场20万元养老钱的生死时速
来源:厦门小鱼网 发布时间:2025-09-25 15:07:09
【案例介绍】
春节过完,72岁的张大爷颤巍巍地走进公司客服大厅,称急需用钱,执意要将一单现金价值20万的养老保险退保。沟通中柜员小陈注意到老人反复提及"邻居推荐的养老理财收益更高""半年就能翻倍"等说法,立刻警觉起来。
小陈一边安抚张大爷,一边调取保单信息。经查询,张大爷这份已缴费20年的养老险,若此时退保,不仅会损失一半资金,还会失去每月2200元的稳定养老金。更令人担忧的是,张大爷所说的养老理财产品,是手机上某不知名的理财软件,产品宣称的“年化收益18%”,其实是“庞氏骗局”惯用手法,且存在“拉人头返现”等传销特征。
于是柜员小陈立即用平板电脑向张大爷展示此类相关诈骗案例,并向当地派出所报案。这场惊心动魄的金融保卫战,最终迎来暖心结局,涉事非法APP随后被网信办列入金融诈骗黑名单。张大爷激动的说:“要不是保险公司专业负责,我险些退保,不仅损失保障,还会把自己辛苦攒的养老钱投进去,那可真就掉进陷阱了。”
【案件警示】
近几年,以“高收益养老理财”为幌子的诈骗案例频发,通过张大爷的遭遇,平安人寿厦门分公司提醒保险消费者需关注以下几点:
一、查资金:非法平台宣称的“养老地产”“医疗基金”多为虚构,其资金池实际流向往往与虚拟货币、境外账户挂钩。
二、查资质:依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保险消费者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查投资平台股东背景,尤其警惕“注册地在境外”的空壳公司。
三、查对价:高收益理财诈骗的本质,都是以牺牲长期保障换取短期利益,实则已落入“杀猪盘”周期。
从一张保单的存废之争,到退保金达20万的保单去留之辩,公司用专业与温度,在数字时代为老年群体筑起“第二道养老金账户”——这账户里存着的不仅是资金安全,更是对美好晚年的信心。
相关话题
- ·警惕高收益理财陷阱:一场20万元养老钱的生死时速2025-09-25